我們本地小學生是不需要住校的,全部走讀,學校不需要開辦食堂供應午餐,離家遠的孩子,或者家長上班沒有時間接送孩子的,中午吃私人開辦的小餐桌。但是中學全部實行寄宿制,從周一到周五,一日三餐,都在學校開辦的學生食堂就餐。
那么中學是不是必須要開辦食堂,向學生供應午餐呢?這個問題可以從目前的辦學情況及學生家長的需要上入手來談此問題。
首先,從2000年開始,由于學生數量的銳減,造成多數中小學學生數銳減,特別是鄉村,隨著村里出外打工買房的人越來越多,除了生育量減少以外,還有一部分農村學生隨家長進城買房就學。因此為了優化辦學條件,減少資源浪費,集中師資力量,合校并點成為必然趨勢,但是合校并點也就造成了有些學生可能要跑上十幾二十幾里地來學校上學,這大大加大了家長接送孩子的成本。“校外小餐桌”“學校食堂”也就應運而生了。
第二,學校開辦的食堂受教育部門和相關食品安全部門監管,不但比校外的“小餐桌”干凈衛生,而且也比私人的小餐桌便宜。有些地方財政好的地方,還給學生一些餐費補貼。
第三,學生在校食宿越來越符合家長的需求。正如前面所言,合校并點,讓家長接送孩子的成本加大,特別是一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孩子,家長照管不了孩子,不得不將孩子送到城里的寄宿學校上學,城里的私立學校學費和食宿費都遠遠高于公立學校,一年學費和食宿費下來,要交上萬元,極大的加重了家庭負擔。因此,家長迫切希望公立學校也能開辦食堂,供應午餐,或者干脆辦成寄宿學校。
就我地的中學而言,2015年全鄉鎮全部合校并點,一律辦成寄宿制學校,學生每月交300元食宿費,我們老師本以為,有些家長會不愿意讓孩子寄宿,畢竟有些學生離家并不遠,但沒想到的是,家長很樂意孩子寄宿,覺得省心又放心,就連之前因家長在外打工,家里沒人照看孩子,不得不選擇去私立學校就讀的學生,也紛紛重回鄉鎮寄宿學校上學。
學校辦成寄宿制后,確實給老師帶來一定的負擔,首先,學校增加了早自習和晚自習,而早晚自習,必須由老師們親自負責。這樣一來,有些單職工的教師,一早一晚就無法照顧自己年幼的孩子,很多老師不得不請保姆或長輩來照顧。
另外,寄宿學校,學生的一切活動都在校園,老師要一天24小時監管,每天晚上每個班的宿舍旁邊都有一個老師值夜班,白天一日三餐,同樣每個班都有一名老師來維持秩序,這些任務雖然加重了老師們的工作負擔,無限延長了老師們的工作時間,但是和教學并不沖突,不會影響老師們備課和上課的質量。畢竟值班時間都是非辦公時間。
綜上所述,在學校開辦食堂、供應午餐,或者干脆辦成公立寄宿學校,這是家長需求,大勢所趨。老師們雖然累,工作時間長,責任大,壓力大,但卻也無法阻擋時代潮流,并且在組織學生就寢和吃飯值班這件事上,也不會耽誤教學工作。
(文:指尖教育帝國,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