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很遠的路,看過諸多的美景,吃過很多的美食,最美的依然是故鄉那濃濃的年味,那留存腦海中兒時過年的美景美食,雋刻心中,伴隨永生。
八十年代雖不至于挨餓受凍,但也是物資匱乏,平日里能吃上頓肉就算改善伙食了。但是到了過年又不一樣了,仿佛大人們攢了一年的好脾氣,好東西,到這些日子都拿來給我們盡情地享受。
你看,年前一個月左右就會先殺一頭豬,豬身上最厚的后臀肉連一只豬腿一起剁下來,放入一個大盆中用鹽腌漬兩星期左右,然后掛起來放在烤火屋里去熏制,冬天寒冷潮濕,邊烤柴火邊熏火腿臘肉,暖暖的火光照著家人們幸福的臉龐,大大的火腿上油脂被熱浪逼出一滴滴掉入火中,引起更大的火苗。
你看,媽媽請了裁縫到家來給全家人量身定做新衣。布料是一年里攢下來的,也有媽媽特意去買的花布。女裁縫拿把軟尺在我身上來回比劃一下,然后在一塊花布上這劃一下,那做個記號,之后拿把碩大的剪刀準確地剪裁了。我知道媽媽要準備一天三頓飯加兩頓點心,兩個裁縫師傅要做上三天才能讓家里每個人穿上新衣。
你看,盡管不怎么下雪,可是房頂上瓦片的凹陷處讓水流下,溫度低便有了長長的冰柱子,一條條煞是好看。太高了夠不著,這怎么能難倒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將們呢。于是家里板凳被踩的臟兮兮的,竹竿被拿去戳冰柱子,一不小心沒戳著還摔個狗啃泥,小伙伴們一陣哄笑。大人聞聲跑了出來一陣臭罵,我們扔了竹竿撒腿就跑。
你看,爺爺和爸爸拉回了一車紅薯,媽媽把把紅薯洗干凈,放在一個長條木板上來回擦,底下就出來紅薯片了。把紅薯片入沸水氽燙一下,撒在鋪了稻桿的地上晾曬幾天,下油鍋炸,美味的紅薯片就做好了。
還有一個擦絲的,紅薯在上面歡快地上下擦動,細細的絲從下面涌出掉入早已準備好的放了水的大桶里,然后媽媽用手來回搓揉紅薯絲,放上幾個小時,沉淀底下的淀粉就變成另一種美味。
你看,媽媽搬回來一袋子米粉了,不是每家都能磨米粉的,要拿米去打米廠磨,付點工錢。米粉用水和鹽好,撒上點黑芝麻,切成厚片,入油鍋炸,焦香味和芝麻的香味混和在一起,讓人停下下嘴。
你看,那個轟爆米花的又來了,呼啦一堆孩子圍了上來,那黑漆漆的鐵家伙怎么能瞬間爆出美味呢。快捂住耳朵,“轟”的一聲,米香四溢。媽媽拎著袋子往家走,我們后面跟著,不時偷偷伸手進袋子抓一把,忙著往嘴里塞,媽媽佯怒地回身呵斥一下。
回到家,媽媽把米花倒入炒好的紅薯糖,不時翻動,暗紅色的糖逐漸包裹往白花花的米花。然后整個鏟出放入木頭做的模具中,按平,用個棍來回碾平,放涼,取出木架子,用刀切成幾個長條,每個長條再切一塊塊,凍米糖做好了一條條用報紙包好,放入底下放了生石灰的缸中可以保存很久。
大人們提早一兩個月就為過會忙碌,準備,孩子們翹首等待年末的到來,美食,新衣,鞭炮煙花,壓歲錢無不讓孩子們興奮。
三十晚上,臘肉,臘魚等幾樣臘菜是必備的,一只大公雞會在三十早上被宰殺。雞,鴨,菜園里隨手可來的大白菜,蘿卜,菠菜,葷素搭配,營養美味的一桌年夜飯就好了。
離過年越來越近了,對家鄉年味的期盼也越來越重,臘肉在向我展示它肥美的姿態,我想要回家了!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