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語輝
我有三個故事,想要和你分享。
節一:小高同學的懶惰認知突圍
我們總是在告誡自己,哎呀不能這樣懶啊,要自律,從明天開始,要控制好飲食,我要減肥,我要這樣、那樣。但是往往都以失敗告終,為什么?
或許這個認知,能夠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為什么會懶惰不自律?
因為在你的內心和觀念中,這件事情并沒有重要到你必須去做。也就是懶惰和不自律的本質是認知能力的不足。你看不到做這件事能給你帶來的巨大受益和回報,你就不會真正的去做它。
前段時間小高同學在備考執業藥師資格證,可謂是通宵達旦,四本厚厚的執業藥師書籍,林林總總畫滿了筆記,不光下班后休息時間全部投入到考證學習中,就連周末也是全天泡在圖書館拼命的學。
我一直很好奇,平時也不見她這么努力愛學習呀,怎么一到考證就變得和學霸一樣?又為什么她每天掛在嘴邊的減肥呀,鍛煉呀,只見嘴上說說,沒見有什么行動。
其實,本質在于認知上。
她能夠看到考證帶給她的巨大受益和對她的重要性,所以她不會偷懶,而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而減肥和鍛煉對她來說也很重要,只是減肥和鍛煉是一種長期的回報,暫時來說有和沒有其實對我們都沒有什么影響,因此對受益的認知受限,看不到減肥和鍛煉帶來的受益和好處,所以結果就是懶惰。
總之,如果我們不能夠看到做一件事情,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受益,也就是我們必須去做的理由,我們認知不到這些,那么就會產生懶惰。
因為對自己足夠重要的事情,沒有誰會懶惰的。 要戒煙很難吧,但是對一個因吸煙患上重病,從鬼門關走過一遭的人來說,你覺得他能不能戒煙? 他一定能,因為只要他對渴望生命,他知道戒煙有多重要,就不存在能不能戒掉的問題。也就是充分解釋了,為什么只有經受過病痛折磨的人,才能夠真正體驗到健康有多重要,也才能真正愛惜身體,健康生活。
所以,不自律的本質其實就是認知的受限。你能夠認知到,你就不會懶了。
節二:邵小姐的金錢認知突圍
通常,我們賺錢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勞動性受益
一種是,投資性受益
兩者差別巨大。勞動性受益就是大部分的人正在經歷的階段。我們每天上班下班,付出自己的勞動力去換取每月的工資(也就是每月的回報),啥時候不上班了,自然也就沒有收入了。這就是勞動性受益,需要自己一錘子一錘子的鑿,啥時候鑿不動了,受益自然也就停止了。
投資性受益則不一樣,你把你的資產拿去投資,你的投入就會自動24小時的為你賺錢,你不勞動它也能為你賺錢。其實身邊的例子很多,老板賺到錢了,在很多地方買了房產,房子在漲價,他就每天24小時都在賺錢。有的人把房子租給別人開商鋪,這樣也都是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賺受益,哪怕你不工作。這些都屬于投資性受益。
邵小姐現如今是AD公司的一名高管,10年她還僅僅只是一個從大學校園剛踏入社會的懵懂青年,那是拿著2000多的工資,心里也非常高興,在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邵小姐也一直拿著公司發放的每月工資,踏踏實實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似乎一切都在平穩的發展著,邵小姐因為優秀的工作表現,一路晉級,成為了公司的部門經理,但是依然拿著每個月的不算特別多的工資,也沒有更多的可能性。轉折點是在2016年,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以及企業組織的劇烈變革,邵小姐因為一直以來的優秀表現,被公司提拔為副總經理。在之后的2017年中,順利成為工資股東,獲得AD公司3%的股份。
真正的躍遷式發展就在這里。之前不管邵小姐是部門經理還是公司副總,都只拿著相對固定的工資,只是工資高低的問題。也就是只要停止勞動也就意味著不會再有受益,這些都屬于勞動性受益。有了股份后大不相同,3%的股份意味著,到年終時將會有非??捎^的分紅,直接實現了從10萬到百萬年薪的過渡。更重要的是,這個股份屬于投資,而投資會在24小時不間歇的為她帶來受益。
所以,你明白勞動性受益和投資性受益的差異了嗎?
只是,你還需要清楚的是,先有勞動受益的積累,才有進行投資的可能,大部分的人采用的比較穩妥的策略是,有穩定的勞動受益,同時進行一定的投資。這個策略風險低,可行性高,你或許也可在這種策略中獲得成功。
節三:語輝的學習認知突圍
自我投資似乎是最簡單、最可信的投資方式,而且自我投資方式多種多樣。
閱讀對語輝來說,是一種享受,有一個非常恰當的詞語可以表達這個觀點- 享閱。
如果我們把自己比作是一塊產量普通的地,那這個地上的產量如何,也就代表著你的受益和賺錢能力如何。你是愿意把你的收入用來投資自己,改良這塊土地,讓它在明年有更多的收成,還是把你的收入花在其他地方。這都在于你自己的選擇。
“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刻,把享閱這個習慣培養成一種氣質,融進血肉,也作為對自己深層的投資,不求短期回報,只求內心的充盈和副總。或許在將來不久的某一天,它會一次性帶給你巨大而又豐厚的回報。而你需要做的,只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做好積累,一步步成長,最終長成自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