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最愛看《西游記》,特討厭里面的唐僧,他婆婆媽媽、優柔寡斷、除了念緊箍咒一無是處,還特么的欺負我喜歡的孫悟空,可偏偏這個唐僧長的一表人材,器宇不凡,放在現今絕對是個小鮮肉,可以吃青春飯的。
恨歸恨,厭歸厭,人家唐僧也有優點值得我佩服的,人家不好色,不貪財,而且理想信念堅定,一根筋只想到西天取經。放在我輩怕早呆在女兒國不動了,呵呵。小時候不明白,直到五年級看了小說才明白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是西天如來佛祖門下第二大弟子,地位比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還要高。
沒看過書的人可能會問,金蟬子既是如來佛祖第二大弟子,地位那么高,為何還轉世投胎做凡人呢?做凡人也就罷了,為何又要千辛萬苦歷盡磨難西天取經呢?這個電視劇《西游記》沒有拍出來,我給大家腦補下。
話說有這一天,如來佛祖蓮臺高坐,給眾弟子們講經說法,下面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都在認真聽講,有的做著筆記,尤其是觀音這般女菩薩更是含情脈脈,目不轉睛的看著佛祖。佛祖也是邊講也邊看看學生,顧盼漣漣,這也符合現代教育的雙邊互動,也難怪佛祖這些弟子后面都學有所成,這主要是師傅教的好。
當佛祖看到二徒弟金蟬子,一邊聽講一邊不住的點頭,似乎對老師所講感受頗深,深有領會,更是滿意,到底是二弟子,領悟的就是快。但仔細一看,發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金蟬子哪里是在點頭,分明是在打瞌睡。
這讓如來佛祖當時就火冒三丈,都想點了雷音寺,這還了得,他分明是不把為師放在眼里!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他竟然像現在的中學生在課堂上想睡就睡,不給他點顏色看看怎么對得起古代的師道尊嚴。罰站、停課、掃廁所、寫檢討,這些都太小兒科,神仙最慣用的處罰方式似乎就是貶下凡間(看看八戒和沙和尚都是如此)。得了,佛祖大筆一揮,將二徒弟金蟬子貶下凡間。這仍然沒有讓佛祖解氣,
像豬八戒雖錯投了豬胎,但法力還在,對于天庭的記憶一點也沒有散失。而金蟬子在娘胎里還沒生下來,父親就被賊人暗殺了,母親也被賊人強行霸占而且法力完全喪失,對于前生的記憶也沒了。自己也被母親放在小木板上順江而流,運氣還有那么點點,順江而流的小唐僧及時被金山寺長老法明和尚收留,做了小和尚,直到一十八歲。
當然在這金山寺里小唐僧生活是不成問題的,可以說環視恨優越的,要知道當時的金山寺可不一般哦,《白蛇傳》里的“水漫金山”大家應該是耳熟能詳吧,《水滸傳》里也有“張順夜伏金山寺”,可以說金山寺在當時全國的地位,應該是現在的清華北大在全國大學中的地位。小唐僧在金山寺出家一十八年,無事就看看佛書,畢竟是仙家的底子,學什么都快,很快就成名僧了。
這個時候佛祖也開始想念這個二徒弟啦,就派觀音菩薩想辦法讓他來西天取經,補補打瞌睡和這十八年拉下的課,否則以后升學考試怎么辦?升學率怎么上的去,就這樣唐僧和他們的徒弟開始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歷程。
那個五年級的時候我看完這書,突然明白了上課時不該打瞌睡的,打瞌睡后果很嚴重。我從此上起課來總是那么生機勃勃,不是做筆記就是拿本小說再下面看。不是思考問題就是想著怎么把夢幻西游打過關。
這不到了初中,學了歷史,我發現我被那個吳承恩給騙了,哪里有什么金蟬子,人家唐僧叫玄奘,是東漢名臣陳寔的后代,原名陳袆,法名玄奘,人家從小就是個學佛的天才,可天才也有苦惱的時候。
話說公元627年的某天早晨,老師把他們昨天佛經模擬考試的試卷發下來,玄奘所做的題全錯了,他很是不服,自己這些題明明都做過,在他買的一本黃岡寶典都有,自己也是按照標準答案回答的,這怎么會錯了呢?
他是抓耳撓腮、苦惱萬分,沒有辦法就去找老師理論,老師說你看的是黃岡寶典,那個不對,你看看人家海淀試卷上怎么說的,明明是這樣的嗎?告訴你們不能買黃岡的你偏偏買,貪便宜,他黃岡怎么能和京師海淀的相比呢?
玄奘有問一個名師,該教師說,你做的是對的,你那任課老師無學無術,看的教材都是老古董了,不是教育部新頒的新大綱,別聽他的,你加入我們班級吧,你這么優秀,跟著我,我讓你出人頭地。
自此,我們聰明的玄奘發現,這法無定法,這些佛經從西域進口,翻譯的人不同,翻譯水平也有高低,而且因為教材、教輔資料利潤豐厚,盜版商也是蜂擁而上,各大高校,各種導師高僧、不同大V也為了各自利益相互掐架,都說自己正宗,搞得佛界沒了章法。
作為一名好學上進的青年和尚,如果連手捧的教材都有問題,如何能探就佛法真諦、修成佛法正果?就如一名高考生,走進考場才忽然發現,臥槽,教材與試卷內容不是同一個版本,當場就有可能暈倒。
為了上千高考生都能用上最正宗的教材和標準答案,我們的玄奘從老家洛陽出發,一路探尋來到佛學廣泛傳播成都。但他仍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且也是越學越困惑,為此,他又經荊州、相州、趙州,到了長安大覺寺。然而在這個高僧云集的大寺院,他依然沒有找到心目中的標準答案。
這時,有人提醒他,佛教從天竺(印度)傳來,第一手教材是他們編印的,試卷也是他們那里題庫里,想必標準答案也在那里。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我們的玄奘就開始了他艱難的西天取經。17年后他為我們帶來了教材梵筴佛典526筴、657部。并在歸國后17年6個月期間做了佛經1335卷標準答案,平均每年做76卷本,每月約6卷本試卷,也就是每5天翻譯一卷。(真的很拼)
你說,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這些標準教材和標準答案,只是現在有了標準教材和標準答案,但是高考試卷各省卻不相同,真希望全國高考一張試卷啊!呵呵。
更多精彩請大家添加我微信公眾號"西風快馬"或微信13789265580期待你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