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評價一個人,用的最多的,一個是智商,另一個是情商。但職場上智商高的很多,情商高的卻寥寥無幾。
聚一個例子。我有個同事,智商不低,985重點大學雙學位畢業,領導交代的任務,都很出色的完成。但他就像在一個崗位上被下了咒,幾年都沒法跳出來,往更好的職業發展,年年績效中上以上,最終升職的名單中卻沒有他。大家都為他可惜,他也從斗志昂揚到最終抱憾離職。
后來聽人陸續說起他的為人:一根筋的理科男,說話有時候不懂得避嫌,得理不饒人,做事極端不留余地。為人處世不會靈活變通。
我當時極為不解,一根筋的理科男哪里不好?比起遇事優柔寡斷,理科男的果敢不更能讓事情得到解決嗎?說話不避嫌說明內心坦蕩不藏嫌隙,據理力爭不容易被欺負,不留余地做事也不容易徇私呀!這跟“情商”有什么關系呢?
直到我經歷了第一次崗位變動,那一次,所有工作所有人,包括領導,都由我全權負責調遣安排,目的只為將前人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好,讓它繼續做強做大。然而我的表現很糟糕:工作沒和自己的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恃權而驕,一意孤行。貪功冒進,不顧大局,被自己的領導拋棄……那段時間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和人格已經拋棄了我,整日如同行尸走肉被人驅使,遭人厭棄。最后我被停薪停職,做回原來的崗位。
最后我也有不甘,我苦思痛想一番,決定重拾信心,尋找了相似的國際業務員崗位轉崗,并在處理類似業務的時候細細回想我當時的為人處世,心境慢慢平和開朗,也開始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越到后面我越發現,我與工作伙伴的關系越見和緩與融洽。
后來,我看了作者“彪悍一只貓”提到的10個讓人告別又懶又窮的習慣中的“用共贏思維去做事”,我才體會到,原來我的思維轉變已經向著積極的人生觀上發展。我想高情商的培養和轉變,向著人而不是事,如果你的處事法則不能成為你與別人之間的潤滑劑,從而讓事情圓滿解決的話,那你是時候考慮,你是否已經陷進“情商低”的迷局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