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也就是司法考試的前兩天。因為確定要轉行,我決定放棄法律專業,放棄司法考試。這意味著放棄從本科到碩士學習的法律,告別七年,告別李笑來老師說的一輩子,從此踏上不同的跑道。法律,因為給一些從業者帶來的高回報,瞬間令人覺得是一個高大上,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學科。事實也正是如此,若你真的能夠專精法律,做律師可以自己創業賺得高收入,進入公檢法可以實現司法公正的信仰,當法務薪資的也可以高出其他職業水平線。
人有時總是抓住執念不放,總會不甘心,我也如此,所以一直想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畢業后也算如愿進入一家基層檢察院,開始從事法律實踐工作。可是每次的司法考試都讓自己很受折磨,因為我沒有通過。我這樣毫無收獲地只有文憑,沒有認證地荒廢了一輩子。不想總給自己失敗一次,還有下次的借口,仿佛我只要慢慢熬,總有一天會成功,仿佛明日復明日,就會跨過心里這道坎。但我明白這是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
隨后我開始思考為何無法通過考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進入法律相關行業的渴求。開始試想,如果自己通過了司法考試,那么會去做什么。去做律師,我深知無法忍受那種可以先靠家人養活,創業闖蕩,承受那種長時間高壓,顯然這個選擇不適合;繼續在公檢法工作,我也看不到未來,司法改革后的確有很多機遇,但是體制內的生活,依舊讓我無法適應;做法務,的確會相對前兩個選項輕松一些,但是看不到自己在這個行業中有多大的野心和發展。
在檢察院的工作環境,不通過司法考試會成為異類。我也彷徨過、考慮過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好,才沒有興趣。于是在這里徘徊了三年,如沒頭蒼蠅般不知方向地焦慮。直到今年生日,我找到了真正的興趣——寫作。每次看到很多好文章,好觀點,我能全神貫注看到深夜。看到好書,總是感嘆當初為何沒有靜下心多讀一些。向往連岳大叔的生活,作為自由職業者,已經擁有自己的根基和口碑,可以用文章指引更多的迷茫者走出困境。接觸“得到”和“007不寫就出局”后,我也看到更多關注成長的人,他們積極與大家交流,相互學習進步,令我敬佩。于是我篤定這才是自己想要的未來,并渴求實現自己的寫作目標。
所以,我選擇了放棄,放棄自己曾懵懵懂懂度過的一輩子。留不下痕跡,那就得從頭開始。于是,我做了兩個選擇:
一、繼續參加今年的遴選和明年的公務員考試。這次我給自己定下大目標,報考最心儀的部門,能夠展示自身優勢的部門。去一線城市,用壓力倒逼自己成長,用交流促進自己學習,更配得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利用閑暇時間投入寫作,將其作為第二職業,獲得財富自由,慢慢實現自己向往的未來。
二、如果考試沒成功,我會立即辭職離開原單位,去北京尋找機會。將寫作當做自己的第一職業,這樣也是成長最快、鍛煉自己的最佳選擇。雖然要從頭開始,生活沒有現在這么悠閑。但為了未來的目標,我愿意做這個冒險,去和一群有共同愛好和志向的朋友,共同快速進步。那里有太多資源是我向往和追求的,希望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有些事情很難割舍,法律帶給我太多的回憶,它讓我第一次驚詫于現實人性的陰暗面,它讓我第一次體會到邏輯思維的奧妙、理性思考的魅力,它讓我認識了很多厲害的老師、知心的同學和朋友。雖然放棄這一輩子有些不舍,但是人總要向前看,想想從前的渾渾噩噩,隨波逐流,可能這就是我要為自己買的單。就像蔣勛先生在《舍得,舍不得》中說的:“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么舍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