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事業:
我發現我總是在逃避那些要與人溝通交流的工作,單證員開會的事,已經寫在工作計劃里兩周了;而設計提的需要支持的事務也還未找技術溝通;本來想好要馬上與一個同事溝通她所面對的兩難處境的……統統都沒有去做,或者總是在心底找各種借口拖延。
凡是和人溝通的,在我內心想來都是最難受的事,我是在逃避。我害怕自己講話詞不達意,害怕別人誤會我的意思,害怕與他人爭吵。而一旦與人爭吵,我都會變得更迎合對方,因為,我不想讓自己難受,想待在舒適區。
知難而進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去做時,又有許多心理障礙要克服。前天聽到一句解釋:成長就是要讓自己處于拉伸狀態,夠一夠能達到的目標,才叫成長。
我現在所做的工作是自己熟悉的,不需要與人打交道的,也是自己最擅長的工作。然而,這并不適合成長。勇往直前做那些令自己最不痛快的事,才能逼迫自己進步,寫下這些也是一種成長吧。
家庭生活:
兒子一邊廁所大便,一邊唱《千年等一回》,歌詞被他改的面目全非,調調也還湊合,還是原來的調調。鏗鏘有力,如果不想象他正在馬桶上,也算得上是一次創作了。
我和老婆在餐廳吃飯,默默低下頭,各笑各的。不敢議論,怕產生畫面感。
他最近看《新白娘子傳奇》中了毒,總想著白蛇生孩子那幕,一會問他媽,蛇怎么能生出人呢?一會又問我,許仙也是蛇吧?昨天他和同學視頻,“你媽媽要生寶寶了,會不會生出一個蛇寶寶呢?”
我和老婆一陣尷尬,一個勁地替兒子解釋,對不起,孩子亂說的,中毒了。
學習成長:
《香帥的北大金融課》講到了貨幣基金,它產生的收益,并不是普通的存款收益。它是銀行間拆借的利息。這個拆借不允許個人投資者參與,只是銀行與銀行間的拆東墻補西墻,這種資金量非常大,而且時間短,一般就是一個晚上或者一兩天時間。
這個利息是遠高于銀行活期利息的,幾乎是它的十倍。所以,當市場上缺錢時,貨幣基金的收益就高,反之則低。這是因為,市場缺錢,物以稀為貴,你借我的錢當然就應該付出更高的利息了。
《寧向東老師的清華管理學課》里學到了管理的兩個新概念: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保健因素是指滿足人的基本物質需求,安全需求。而激勵因素則是更高級的需求。
如今的八零,九零后大多面對的是七零后的管理者,這些管理者面對年輕一代往往采用簡單粗暴的管理手段。只有健康因素而缺失了激勵因素。
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這兩代人間的差別,也要尊重并滿足他們對激勵的需求。作為一個管理者,我也應該反思,不能再用高標準嚴要求的老一套來管理下屬。
而是應該首先對任何事情都要給予八零九零后更多的寬松,和鼓勵,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多多聽取她們的意見,替她們去爭取資源來成就她們的愿望。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管理是成就他人。
比如,交代任務要“多快好省”面面俱到。要替他們設置好各種小目標,達到小目標后就給予鼓勵和贊賞。要包容他們出于好心而做的工作改進里,犯下的錯。最后,在工作里,下屬提的意見,一定要給予及時反饋。不要做先放著,后面又不了了之的管理者。
最后,有句話擊中了內心,分享給大家:
你們這代人(七零后)能聚在一起,是因為同學情,老鄉情。我們這代人(八零九零后)聚在一起,是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和相互間的點贊。
這話說出了兩個年代的不同,也說出了兩個年代的不同心聲。管理真應該從這句話出發思考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