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銀杏樹
"又見金風繡錦杉,一生炫彩最開顏。雖惜遲暮才圓夢,終把輝煌戴桂冠。既把輝煌戴桂冠,當思風雨度經年。贏得麗日多光顧,青澀始成十月妍。"這是我很喜歡的寫銀杏樹的古詩,走出自己住的地方,沿著區政府的街道走去,街道上的銀杏上長滿了金黃色的樹葉,在陽光的照射下好溫暖好溫暖,一掃心中的陰霾和霧靄。
銀杏的樹干十分細,就連一個小朋友都能抱住它。它筆直地往上長著,挺胸抬頭直沖云霄;宛如盤古撐在天地之間,似乎一把金色的大傘,夏日為大地帶來清涼的慰籍。它的樹干縱橫交錯,枝上又生枝,這是生命的旺盛。我喜歡它的生命力,更喜歡它的氣節,在任何時候都能挺直腰桿,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從不屈服,更不會彎腰,一生活的有尊嚴,而我們人類呢?什么時候才能像銀杏樹一樣地活著啊。
今天的天氣陰冷,不知下過了幾次銀霜,地上鋪滿了銀杏葉,踩在腳下暖暖的、柔柔的,燦爛無比。彷佛是大自然給沉睡的大地鋪上了地毯,把大地裝扮的格外亮麗,感受著世間的冷暖。
在寒冷的風中,每一片葉子一飄一蕩地離開了銀杏樹梢,像即將遠行的孩子離開了母親離開了家。在風的飄零中,一步三回頭地落在了地面,有的在離地面三尺左右時,她好像拿定了主意,一下子撲進先到達地面的姐妺們的懷抱。望著樹下漸漸變黑的銀杏葉,我想它們一定在做著甜美的夢。在夢中它們看到來年銀杏樹媽媽枝繁葉茂,瑪瑙似的果實掛在密密的綠葉間,我耳邊彷佛響起它們夢中的笑聲,好輕柔,好快樂。
望著地上的落葉,我想起了那個初冬的季節,我背井離鄉開始到很遠的地方謀生,從此以后,我的生命中多了一份思念,一份牽掛和一份鄉愁,伴隨著我走遍天涯。"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衰草連天,冷落清秋節。"離鄉時乃純真少年,歸來后已是歲月滄桑。那離別的苦,思鄉的痛,唯有我心知。
"冬十一月將遠行,愁云不斷悲風生。故人惜別飲我酒,當杯忍涕傷中情。"人總是在困境中才能觸景生情,有所感悟。望著腳下的銀杏葉,已經被無數人踐踏了,開始變成了烏黑,最后化作春泥漸漸的消失。
我喜歡銀杏樹,喜歡它的枝它的葉,一枝一葉總關情啊。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皖南拍電視劇《徽商》,山上有一片銀杏林,整個山坡都是金黃色的,分外美麗。我在這里拍了好多場戲,把最美的秋日奉獻給觀眾。累了,我躺在樹葉上,讓溫暖的陽光普照在我身上,閉上眼睛,靜靜地躺著,那一刻世界如此安寧緩和,沒有外界的紛擾和憂煩。"花深竹石迷過客,露冷蓮塘問遠公;盡日苔階閑不掃,滿園銀杏落秋風。"
后來我多次到徽州拍戲,走遍了徽州的山山水水,民宅古居。在大山深處突然發現一片金黃色的銀杏林,在它的掩映下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古村落,這些古民居在時光隧道里好像又回到了遠古的風味。家鄉總是美的,再華麗的文字也寫不盡它的味道,只有離鄉的人和思鄉的人才會對家鄉故園有一種特別的摯愛和特殊的感情。
走到田野,外面一片冬寒之色,所有的生命綠色都已枯萎,唯有銀杏樹還綻放著秋色怡人,金色滿園。銀杏是秋天最后的告別,當大地銀裝素裹之時,還可以看到銀杏的姿色,這是秋的延續。秋天的銀杏葉,它是一種飽満的成熟,它因為懂得了奉獻,才如現在這般,為了生命的輪回,無私奉獻著自己。
很快就看不到家鄉的銀杏葉了,天氣越來越冷,風吹雨打,葉落歸根。如今我回到了鄉梓,也算是歸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