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農村的生活是比較困苦的,因為物質匱乏,有時候溫飽都難以解決,于是那個時候的人們經常會上山或到野外采摘一些野菜、野果或其它食物充饑,如此一來,也令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便認識了許多野外生存技能及充饑的食品,在那個年代,但凡能吃而又不算太難吃的東西是經常都會用來填肚子的。
能食用的野菜、野果只要是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會認識一些,但有這么幾種植物,小時候常挖它們的根莖來當零食,不知大家是否有印象?
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
【秤星樹】
秤星樹別名假青梅、崗梅、秤星木、天星木、苦梅根、稱根子、白點秤、山甘草、山梅根、梅葉冬青等,在兩廣,它是涼茶的主要原料,秤星樹的根莖入藥,中藥名稱叫作崗梅根。
秤星樹根味道微苦中帶著甘甜,小時候在山里口渴了就采挖秤星樹的根撕皮生吃,根上的皮比較厚,質地稍軟,吃過之后嘴里會有回甘的味道 ,因為小時候吃不上零食,所以上山碰見它便會挖它當“糖”吃。
【白茅根】
白茅根又叫絲茅草、四茅草、白茅草、茅草、甜草根、地節根、白花茅根等,根莖部分入藥。它是農村隨處可見的野草雜草,鄉下的人們常挖它的根莖煲涼茶或煲湯。
白茅根的嫩莖芽味道甘甜,小時候把根挖來洗凈后嚼食,吃起來甜脆爽口,確實是那個時候不可多得的零食替代品。
【紅花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又名大酸味草、南天七、大葉酢漿草、紫花酢漿草、夜合梅、三夾蓮、酸溜溜,它的中藥名稱為:銅錘草。
紅花酢漿草地下根莖部分長得像小型的水晶蘿卜,味道酸酸甜甜,采挖后可清洗干凈直接生食。除了食用,紅花酢漿草還可以養作盆景。
【土茯苓】
土茯苓別稱冷飯團、紅土苓、硬飯頭,九蒽薯等,采挖地下塊莖切片曬干后可入藥。
土茯苓味甘微澀,在農村,人們常把它與五指毛桃搭配用來煲湯,如果挖到的塊莖比較鮮嫩,則可以洗凈直接生吃。
【翻白草】
翻白草又名雞爪參、葉下白、翻白萎陵菜、雞腿根、雞毛拔腿等,嫩苗可作野菜,全草入藥。
翻白草的根莖比較粗壯,采挖后洗凈將外皮撕去后會露出里面白色的莖肉,這個白色的莖肉味道甘甘的,可直接嚼吃,也可以焯水后當蔬菜炒食。
【葛根】
葛根別稱葛條、葛藤、甘葛、野葛,食用和入藥使用的是根莖部分,葛根含淀粉較多,可制作成葛根粉或直接用來煲湯。
新鮮葛根也可撕去外皮直接生食,小時候干活累了,就挖些葛根嚼食充饑。
這幾種野外“小零食”你們吃過嗎?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我是甘木棉,喜歡本文記得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