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九瓣 365天寫作計劃第72天的寫作內(nèi)容。
失去即將能夠擁有的東西,相對于失去現(xiàn)在擁有的東西來說,并不會讓人覺得那么難以忍受。
比如說,因為疲憊,厭倦等因素你打消了想去參加一個你感興趣的講座的念頭,并且這個講座是免費的。大多人心理的立即反應(yīng)會是不去也沒有什么損失,因為這沒有對已擁有的資源造成威脅,沒有脅迫感,大部分人都是喜歡隨著心情而來。
倘若在你感興趣想要去參加的那刻,你交了錢呢?在神圣的知識面前談錢是挺俗的,可是啊,我就是俗人啊,大部分人不都是俗人么。當(dāng)然這筆錢也要能夠引起重視才能發(fā)揮讓你有脅迫感的作用,好比,你有一百萬,你花了20塊錢預(yù)定了這場講座,到了要去聽講座的那天,你突然不想去了,抵觸心理很強(qiáng),覺得去現(xiàn)在去聽這個講座很痛苦,你會怎么做?按照一個人正常的心理邏輯,一般情況下,我們會放棄這場20快錢的講座。這20元對你來說,不足掛齒。
倘若你只有100快呢?你花了僅有的100快中的20快去聽這場講座,這場講座的分量瞬間就重了很多,這20快可能是你兩頓蓋碼飯的錢,為這個講座你挨了兩頓餓,到了那天,恐怕你再如何不舒服,再怎么提不起興致,想想你的20元和你挨了兩頓餓,我想,你還是會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然后出發(fā)的。
我承認(rèn),用錢來衡量是很世俗。錢是世界上很廉價,同時也是非常昂貴的一個矛盾體。廉價在于錢乃身外之物,失去了可以再賺,昂貴在于錢背后的意義,像上面所說的20元是兩頓午餐的錢,這份意義使之昂貴。否則就是錢的數(shù)目太小,不足掛齒,或者錢的數(shù)目太大, 代價太厚重。
將即將擁有的東西用可以明顯感覺到的一筆錢投入,轉(zhuǎn)化為有風(fēng)險失去已經(jīng)擁有的東西,對人產(chǎn)生的脅迫感更強(qiáng)。
拿錢來衡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