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其實是一件挺私人的事兒。
讀什么,讀多少,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心情、喜好和需求決定。
可每當覺得自己讀得少了、讀得慢了、讀完忘了、讀得慌了,甚至突然感覺自己不會讀書的時候,就想去尋求一些“讀書之道”,來解決閱讀中出現的問題。
至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或許這6本書可以幫到你。
1、《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日] 奧野宣之
在這本書里,作者提供了一整套科學、高效的一元化筆記讀書方法,涵蓋了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到檢索以備重讀這五個步驟,他倡導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并希望這本書提供的方法,能讓讀者每讀完一本書,都有扎實的收獲。
豆瓣評分:7.5(2390人評價)
推薦理由: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我讀的第一本閱讀方法類書籍,這本書沒有過多強調閱讀速度,而是建議抱著享受閱讀的態度去讀書,并通過做讀書筆記,最大化地從書中汲取知識。
同時,這又是一本實操性非常強的閱讀書。作者奧野宣之在書中詳細介紹了一種好用、易上手的讀書筆記方法——“蔥鮪(wěi)火鍋”式筆記方法。
這種讀書筆記方法強調即時評價的重要性,在摘抄后,趁著印象鮮明時寫下自己的感想,將自己的思考立即落實到紙上,而不是等摘抄完整本書后再從頭開始寫評論。同時也強調了要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這樣輸入的質量也會隨之上升。
書中分享的方法簡單、實用,配合圖文說明,讀起來輕松愉快。作者還在書中分享了“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和“寫讀書筆記的26款實用文具”。如果對理論性較強的閱讀類書籍不太好理解的話,可以先從這本書開始。
精選摘抄:
“我們應該讓自己讀過的書物盡其用,盡量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我們也要盡量將書中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讀書的過程中塑造自我。”
“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扎實的收獲。至于一個月能讀很多書,讀一本書只用幾十分鐘這樣的能力,在(沒有達到)這個目標前,都是蒼白無力的。”
“讀書的目的是用自己的方式學習,而不是模仿評論家的做法。學習吸收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智慧和語句才是最重要的。反過來說,如果有些信息對自己來說無關緊要,那就干脆丟掉。讀書的重點是自己認為哪些內容重要,并將其徹底消化。”
2、《如何閱讀一本書》
[美] 莫提默·J.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是位享有盛名的學者、教育家,他是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也是“西方世界偉大名著項目”的發起人。
本書是一本閱讀指南,介紹了閱讀的方法、技巧,閱讀所應具備的廣闊視野。自1948年問世以來,在西方世界好評甚多,重版多次。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
豆瓣評分:8.5(29020人評價)
推薦理由:
無論哪個領域,都會有一兩本“權威著作”,而《如何閱讀一本書》恰恰就是閱讀領域的“那一本”。這本書不僅系統地對閱讀進行指導,還強調了閱讀對心智成長的重要影響。
這也是一本很實用的閱讀類工具書,不僅在整體編排上很有結構和邏輯性,而且整本書的內容非常全面具體。作者提倡對“主動閱讀”的鍛煉,對“主動閱讀”的四個層面: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進行詳細地說明,并配備了相應的練習與測試。
也正如這本書名一樣,為了讓讀者懂得“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將包括實用型書、文學書、故事、戲劇、歷史書、科學書、哲學書在內的等等不同種類書籍的閱讀方法分別進行指導。它還是一個強大的書單庫,列出了300本左右影響西方世界的不同領域的經典名著。
精選摘抄:
任何一本指南類的書都是實用的,任何一本告訴你該做什么,或如何去做,都是實用的書。
讀一本好書,卻會讓你的努力有所回報。最好的書對你的回饋也最多。當然,這樣的回饋分成兩種:第一,當你成功地閱讀了一本難讀的好書之后,你的閱讀技巧必然增進了。第二,長期來說這一點更重要 —— 一本好書能教你了解這個世界以及你自己。
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像只提供訊息的書所形成的那樣。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3、《王者速讀法》
[日] 齊藤英治
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
閱讀重要的2成內容,獲得8成效益。
不同閱讀目的,不同速讀方法。
無需特別訓練,就能獲得比常人快15倍的閱讀速度
豆瓣評分:7.5(113人評價)
推薦理由:
這本書傳遞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你是知識的國王,書是傳遞知識的仆人。若“本王只有30分鐘的時間”,那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仆人”快速有效地傳遞知識呢?
《王者速讀法》提供了從預覽、快速翻閱、跳讀、整理吸收到輸出的一整套“30分鐘速讀”方法。學會這套方法,靈活運用并根據不同類型書籍進行調整,就能夠快速吸取書中精華部分,高效閱讀。
目前我聽過的關于速讀的分享、課程,包括彭小六《洋蔥閱讀法》訓練營里的速讀版塊,也都借鑒了《王者速度法》里講到的理念和速讀步驟。
當然,速讀的目的不單單是提高閱讀速度而已,快速獲得知識并加以運用才是王道。
精選摘抄:
我們在洶涌強勁的時代洪流中,需要養成一種能夠避免迷失自我、正確理解并判斷各種信息、果敢地為自己選擇適合的道路的能力。我認為培養這種能力的方法就是讀書,因為書籍是優質的知識寶庫。
用上三十分鐘,身心放松、游刃有余地讀本書,不知不覺會產生一種自己儼然化身為王者的感覺。就以這種心態把自己喜歡讀的書一本一本讀下去,自然會積攢起大量優質的寶貴知識,成為這個時代的王者。
4、《深閱讀》
網絡讓我們漂流在信息海洋的表面,而閱讀帶我們向下深潛,汲取深藏水底的精神清流。
豆瓣評分:7.4(359人評價)
推薦理由:
現在不少人,每天可以刷一二十篇公眾號文章,可連十幾分鐘專心的閱讀都搞不定。有時候我就在想: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逐漸在遺失什么?
這本書不厚,淺顯易懂,作者并沒有講什么深刻的大道理,但總結了自身多年的閱讀經驗,闡述讀書的意義,回歸閱讀的本質。在充斥著成功學、勵志成長的書籍市場,喚起人們讀書的意識。書里還告訴了讀者怎么培養持續讀書和如何十倍提高閱讀力,且推薦了100本好書書單。
《深閱讀》可以當作是一本拓展讀物,不用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只需要隨手翻一翻、看一看,在這個不時追求讀書量和讀書速度的環境里,深潛下來,沉沉心。
精選摘抄:
讀書不僅能讓我們從作者身上得到能量,它還像吸水紙一樣,能吸走我們精神上的負面能量。
我們能真正接觸一流人物的機會少之又少,但是一流人物的書,任何人隨時都能閱讀。像經典作品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更可以稱為“超一流”。我們親近這些偉大的先驅,就能在他們的幫助下,啟動自身的基因。
5、《如何閱讀一本小說》
[美] 托馬斯·福斯特
在所有類型的文學形式中,小說是毫無爭議大家討論得較多的一種。作者將帶領我們領略超過兩百部經典和膾炙人口的小說作品,詳解小說的歷史淵源,領會小說的閱讀之樂,通過22個小說閱讀法則讀懂小說的題眼和密碼。
豆瓣評分:8.0 (1349人評價)
推薦理由:
一直以來,無論是看哪種題材的小說,大多都只是看個故事、看個情節、看個語言表述什么的,其他方面并沒有多想,看了這本書后才發現一本小說可看的地方還有很多。
作為一本讀起來饒有興趣的小說閱讀指南,如果配合書中提到的小說一起讀,我想一定會更有趣。
精選摘抄:
一部小說從第一句話開始,就在告訴我們,它們愿意被怎樣閱讀,在暗示我們可以尋覓到什么。我們也是從這里開始,決定是否讀下去、怎樣去讀。
我們能懂得什么令我們厭惡,能理解惡人為何會存在,是如何犯下滔天罪行的,但我們又不會被這些罪行牽連和玷污。我們回應,感受,甚至可能為他們悲傷,但是我們不會變成我們讀到的魔鬼。總是會有審美距離,讓小說中的可怕情境可以忍受。這種距離就是小說的可取之處,也是救贖我們的恩典。
6、《如何閱讀一本文學書》
[美] 托馬斯·福斯特
這是《如何閱讀一本小說》姊妹篇。
遇到這本書之前,你并不知道你會愛上文學。讀出一本文學書的深刻不容易,讀出趣味更難。這些文學中隱而不說的含義,借助作者閱讀文學的3件法寶、20多個小訣竅、300部作品的賞析,豐富你的閱讀體驗。
豆瓣評分:8.7 (616人評價)
推薦理由:
本來的打算是只買作者另一本《如何閱讀一本小說》來看,因為掛著“文學”標簽的書總覺得不是很好讀。但就這么陰錯陽差地加入購物車付了款,或許是被宣傳頁面的這一句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如果我說,世間所有故事都來自這三部書(《莎士比亞全集》、《圣經》、《格林童話》),而它們總共只講了一個故事,你會不會把它們全部扔到我臉上?”。
這本文學閱讀指南比小說那本看起來更有趣,也可能因為“文學課”是作者的老本行,語言詼諧幽默、表述上也更加自在,推薦指數五顆星。
最后,請謹記作者的一個忠告:不要等到作家死了才去讀他的作品,畢竟活著的作家更需要錢花。
—— 瞎說什么大實話。
精選摘抄:
文學作品是從別的文學作品中生長出來的。
作為教授,難免要讀一些有問題的書,同一些討厭的人物打交道。可假如你只想學習教授讀書的方法,遇到不喜歡的書不想讀就可以不讀。這也正是我羨慕你們的地方。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