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竊以為,做一件事久了,就自然會產生一些想法,比如眾所周知的跑步,我大言不慚,說說通過跑步,萌生出來的我的真實感受,上升到我個人理論的高度如下。
速度節奏,身體狀況,天氣環境三方面的契合統一,相互匹配,達到最佳舒服跑步享受效果。
速度過快超過身體所能承受之力,跑的距離不會遠,跑的時間自然也就短,嚴重的反而會給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相反速度過慢,身體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釋放,跑步鍛煉的效果就打折扣。在跑步中既達到鍛煉的效果又能夠充分享受奔跑前行中的快樂,就需要速度節奏跟身體的完美結合,如何做到這個完美結合呢?
結合本人兩年來的跑步,體會出來跑步韻律在其中的一個妙處,身體反應會時時給予出來信號,比如跑速過慢,身體反應出來的是壓抑,這個壓抑的感覺如同心里有話卻不能說出來般的難受,于是提高速度,這速度提高的程度取決于身體自身狀況,當達到舒服愜意的感覺時,就是這速度提高的最為恰當的速度。但是這個速度經過一段跑距,經過一段時間后,身體會有疲勞感,于是身體發出信號,需要減速,需要明確的是,減速不是這次跑步的終止,而是身體的自我調節,是到了再儲能的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之后,體力跟著提升,身體再次發出信號可以再提速,提速以后進入再次享受奔跑前行中的快樂。
如此反復,直到身體疲乏感知停止,完成這一次的跑步過程。
跑速隨著身體信號的發出,做調節,該提速的時候提,該減速的時候減,跟身體狀況相契合的過程,我覺得就是韻律起伏的過程,這過程就如同一首動聽美妙的歌,其韻律有著恰如其分的高低起伏,惟妙惟肖。
跑步離不開的是環境天氣,最適宜的天氣,最幽靜的環境有利于跑步韻律的發揮。一條通向遠方的小路,路的兩旁綠樹成蔭,綠草如茵,伴著空氣的清涼,再有綹綹微風拂過,三合一的完美結合,享受奔跑前行路上的快樂!
這跑步過程中三合一的完美結合,在具體細節上需要良好的把握。跑者不同,因人而異。這里首先說說我自己,我在奔跑的過程中,適時做著旁人不為所知的調節,比如腳落地的方式,按書上說盡可能的不要腳尖也不要腳跟,而是整個腳面落地,這樣接觸路面的力均散,就減少了腳部受傷的機率,是非常有其道理的,而我再做腳面落地的同時還注意了腳面是靠內側還是靠外側,這落地兩種方式根據需要做適當的變換著。
腳是這樣,腰部也是一樣,在奔跑的過程中,也在做著適當的調節,在提速的時候需要腰部緊繃,然而更多勻速的時候,還是保持好腰部的放松,緊繃跟放松之間做著交替更換,大部分時間盡可能的保持放松的狀態,這樣跑的輕松跑的快樂,心緒舒暢,達到自我享受奔跑的樂趣,然而只有達到這種狀態的跑者,才能切身體會其中無與倫比的樂趣。
? ? ? ? 同樣是跑步,不同的人感受不同,人本身有著巨大的潛能,微創傷與自身恢復的平衡,刺激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 ? ? 早上跑步回來腿酸痛,中午有欲望再出去走走,晚上恢復了許多不再如早上那般酸痛,次日黎明醒來感覺恢復了95%以上,上班路上步履輕松,自然快慰好性情。跑步身體好,跑步陶冶好心情,跑步信心滿滿,勇氣大增!身體好會逐漸適應自己的速度節奏強度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