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周讀了小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見識了不少別人家孩子的成才路,簡單樸實,但確實讓我愛不釋手。書中介紹了小馬宋的十多位朋友,他以自己的角度寫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不少人世俗意義上的成事,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他們的做事態度,思考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成就。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給那些想改變的人一點觸動,或者一點借鑒行動的意義。
? ? ? 我以前總在想,那些牛人他們是怎么做到那樣牛掰的程度的?看了這本書發現,其實沒有什么絕對的天資聰慧上天眷顧,大多數人取得的成績,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思考不斷總結,腳踏實地一點點得來的。都說聽過很多的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其實不過是,少有人真的把道理聽進去了。嗯,戳中的就是我這種懶人。所以,從今天開始,不動筆墨不讀書,以后在這里以我的理解把看到的復述出來,希望能有哪怕一點點用處。
? ? ? 這本書書名為《朋友圈的尖子生》,什么是尖子生?借用書中的話,是他們有自己一套做事與思考的原則。你做一件事也好,不做也好,但關鍵是,你腦中要有做與不做這件事的邏輯與原則。為什么不做一件事,或者為什么要做,第一步應該從哪著手,然后應該怎么玩?在你決定做或不做的時候,心里要有大體的認知。
? ? ? 書中最喜歡的人物,是青山資本的李倩,知名投資人,營銷專家。李倩在騰訊工作8年,從編輯做起,一直做到騰訊新聞頻道主編;離開騰訊后,去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轉行做市場和品牌;然后去了青山資本擔任副總裁,轉做天使投資。后來逐漸在營銷圈里成名,成為了國內知名的營銷專家。
? ? ? 學習里有一個名詞,一個叫技術效率,一個叫認知效率,追求技術效率的人熱衷于各種點子和技巧工具,追求認知效率的人追求對事物本質的思考。李倩講到,“我要到一個行業,我是先想這個行業是怎么回事,想清楚之后再往上疊加技術效率的東西”。李倩經歷過多次轉行,她在書中提到,任何行業都有一個鑰匙,這個鑰匙就是這個行業的規律。這個規律你要先找到,然后豐富你的資源、你的認知,你再努力去思考去行動……
? ? ? 細化下來,應該是,進入一個新的行業,一是要去了解行業的整體框架;二是知道這個行業里最好的是什么樣;三是要去了解這個行業最本質的規律,看書也好,其他方式也好,去行動。以上三點后,用實踐去檢驗這些理論規律,去偽存真,不斷過濾出最本質的東西。
? ? ? 提到給年輕人的建議,李倩說了三點,第一,要找到好機會,選一個好機會遠比拼勤奮拼努力重要。第二,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為了做而做,而是要想清楚你做這件事的本質是什么。在職場上,你做任何事都要先明確目的是什么,以及這件事是不是你現在操作的最短路徑。第三,不要去看太多人說的,大部分人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 ? ? 敲完這些之后,想起那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以上李倩提到的所有的真知灼見,了解一個行業規律的能力,看透事物本質的能力,其實都源于她十多年里工作上的點滴積累,十年厚積才有今日的薄發。平凡如你我,如果能在這些人生經驗里學到些許職場成長的方法自然好,但更多的,是自己去踐行,去實踐,用自己的經歷去檢驗聽過的道理看過的書。哪怕磕磕碰碰,去行動,去突破,去偽存真留下的簡單樸素的道理,才是自己做成一件事的法則。
? ? ? PS:《朋友圈的尖子生》,我只介紹了其中一則我喜歡的職場故事,書中 還有十二個簡單樸實的故事。正如作者小馬宋所言,這本書將為你呈現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記錄他們的生活和狀態,嗯,我的偶像還說,“我只是想告訴你,原來生活是可以這樣的,原來事情是可以這么做的。”
? ? ?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