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生代創投基金CEO布和來到鄭州參加豫企微峰會的活動,從一個投資人的角度看微信公眾號影響力。以下的部分講話實錄。
我們選擇新媒體、自媒體投資標的按照什么做的?
第一,用戶流量。
起碼你形成了穩定的用戶流量,各方面都很好,不用很大,我們對規模沒有要求,但是這個用戶一定要死忠,量要有一定的基礎。
第二,內容和風格。
我覺得做媒介這塊是很關鍵的指標,作為一個自媒體人,你是否有高頻、連續的內容生成能力,這個是我們很關注的能力。從媒介時代看,能夠生成優質的、高頻的內容是很少的,我們投資人投的就是你的優質內容生成能力,因為用戶死忠是你的風格。
第三,組織方式。
內容生成的組織方式也是很關鍵的指標,我們也一直在尋找真正有價值的團隊。如果你有一個有價值的團隊,有好的內容,形成了非常強的邏輯體系和流程標準,那么這個自媒體成員未來生成內容不會特別累,否則的話,讓一個人每年寫寫寫文章,他一年就累死了。所以我們更關注有沒有組織的去形成內容。
第四,用戶的死忠程度。
剛才陳主編說了很重要的回流、回帖也好,我們關注的是幾百個人天天給你互動,這批人是未來幫你你把社群則好的人。
第五,垂直聚焦。
你自媒體的領域是不是足夠聚焦,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與其他的資源打通。
第六,你是否有足夠的支撐源。
線下也好,傳統也好,或者線上其他的資源也好,能夠形成一個商業模式很重要。
第七,能否得到轉化認證。
我們聯盟當中有一個成員叫798手繪網,他們去年7月份做了在線微客城,在線通過語音、視頻教大家手繪,在群里你只要在這里面上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一個人798塊錢,他去年7月份上線,當時用戶是18萬,上線當用20多萬流水,緊接著我們通過這個模式在我們聯盟內部快速復制,現在馬上要打造自己的平臺,做普及藝術培訓。很明顯,用戶愿意買單,我們認為這個是得到印證了,不出意外這個在7月份會融資擴股。所以這樣的項目,我們希望能看得出來。
第八,跨平臺價值。
判斷一個自媒體是否有投資價值,跨平臺轉化能力也很重要。如果自媒體人不具備在其他平臺上同時聚起用戶的能力,那么一旦微信真正走了下坡路,投資人投資自媒體其實是有系統風險。所以我們希望我們投的項目能夠在不同的平臺上聚集用戶,如果你的項目能夠跨平臺生存,我們認為這樣的自媒體才有投資價值。
歸結來講,早期自媒體,我們認為更有投資價值,自媒體群比單一的自媒體更有價值,精準的小媒體比海量大眾自媒體更有價值,高比例原創內容的自媒體比集合篩選的自媒體更有價值,個人比機構自媒體更有價值,有跨平臺轉化經驗的自媒體比單純在單一平臺扎根的自媒體更有價值,這就是一個投資人眼中的自媒體評判標準。
最后回歸到價值,這里所說的價值指的是資本價值,而不是生意價值。
最后我想給大家說的是,因為現在處在風口,整個市場都比較盲目非理性,所以開始我們說的是非理性的自媒體繁榮,我們希望用創投基金以及理性操作模式,讓個體得到釋放。因為做自媒體的人多多少少還是有點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