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東西留著,把不好的用了,是一種病,得治。』
和朋友在公園跑步,我順手拿了一張紙巾遞給她。她遲疑了一下,問我,有沒有一般好的紙巾,我跟你換一張。我說有,但是,你就用那一張,她再一次遲疑,說這么好的紙巾,舍不得用。那紙巾是有一次我女兒路過一家文具店買的,帶漂亮花紋的紙巾。普通的紙巾一塊錢一包,這種紙巾三塊錢一包。買回來后,女兒一直舍不得用,一直放那兒。女兒收集了很多漂亮的紙巾,一抽屜,平時都舍不得用,只有在家里來了她認為重要的客人時,她才會拿出來用。我把這包紙巾往她書包里塞過兩次,她都拿了出來。于是,我就拿它放在包里,決定都用了。
我手里拿著普通的紙巾,不跟她換。為什么你覺得自己只能用一塊錢一包的紙巾,不能用三塊錢一包的紙巾呢?我這位朋友是家公司的老總。
不給自己用最好的東西,是一種病,得治。
最早給我治這病的人,也是一位朋友,我送她一瓶很好的精油,并告訴她這精油如何的好。她馬上說,好東西留給自己用,別送人。于是,就把精油塞回我的包里。這,完全與我的成長環境中所受的教育不一樣啊?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家里一些好東西,都留著。留在一些重要的日子,一家人齊聚,或是待客的日子吃用。記得有一年,家里買了兩斤花生,那是當年不可多得的零食,母親一直把它鎖在柜子里,幾乎鎖了一整年,直到過年,才把它們拿出來待客。我們眼睜睜地盯著,揪準機會上去抓一把就跑。
用最好的東西招待別人,而不是自己。這是很多家庭的傳統教育。我和這位朋友都是受這種教育長大的人。所以,很舍不得在自己身上花錢。但是在別人身上花錢時,卻毫猶豫。那個舍不得用我三塊錢一張紙巾朋友,轉身就請我吃一頓豪華的午餐。
一支紅酒80元,一支紅酒800元。如果自己喝,買80元的,如果送人,買800元。這是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式。
為什么好東西不自己用,一定要留給別人呢?放在我父母那一輩,這個可以理解,大家都窮,家里好東西本來就不多,一直留著攢著,逢年過節才拿出來,一是圖個喜慶,二是為了面子。比如說吃肉,一定是過年才吃,來客人才吃。當然,這是肉比較稀缺的年代。
其實,把最好的東西給人,看起來慷慨,有時內心戲還是蠻重的。
有一件事,母親一直跟我提起,多少有點后悔。某一年過年,家里只有兩斤肉,放在一鍋蘿卜里燉了。剛好一個在外面做工人的親戚來了。母親就把那兩斤在蘿卜里燉過的肉端上桌,兩斤肉燉了,也就不多了,客人也不客氣,高高興興吃完了。這事,母親現在還記得。因為當時太窮了,年頭到年尾,一家老小就兩斤肉,居然用來待客了。我想,很多年過去,我母親想起這件,一定是割肉一樣的痛,同時腦海里還會浮現起孩子們啃蘿卜的鏡頭。但是,我也相信,再來一次,母親還是會把那碗肉端上桌。
為什么?除了對客人一味款待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面子。因此,在我的記憶中, 最豐盛的宴席,總是在家中來客人的時候。
父母一輩子都在攢好東西,以前是攢起來接待客人,后來是攢好東西等兒女回家。所以,我每次回家,都是敞開肚子拼命吃都吃不完,走時候,大包小包的拎著。我時常勸父母,現在物質極大的豐富,不需要特意把好東西給我們留著啦。但是,我發現,老人家的觀念是很難改變的。
我們身邊一定不乏這樣的老人,他們總是先吃剩飯,然后讓新鮮的變成剩飯再吃,最后就變成了天天在吃剩飯;他們吃水果,總是先挑爛的吃,把好的放在那兒,結果好的也爛的,最后變成天天在吃爛的水果。
把好東西留著,自己吃用都很隨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除了節儉,好面子,真心對別人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的忽視。沒錯,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湊合著過日子的。如果一個人吃飯,就不需要好好吃飯,湊合吃碗快餐,或是泡個方便面就算了;如果不出門見人,在家穿得破舊一點也無所謂;如果家里沒有客人來,屋子亂一點就亂一點,雖然客人來的時候,整潔,還擺上了鮮花。
我們為什么羨慕或佩服那些自己的日子過得美美的人?其實,我們羨慕的是他們對自己的看重和不馬虎。
敢給自己用最好的東西是需要一個過程和契機的。這些天網上一直在討論一個成都醫生,因為他在曬一萬塊一件的羽絨服。他的心路歷程有意思,是去了地震現場后,心態開始改變,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再猶豫的,據說一年買衣服就是20萬元。我覺得只要這錢是自己賺來的,他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沒有問題的。
我以前是一個特別能湊合的人。對生活的要求不高,就停留在吃飽穿暖的層面上。后來慢慢地學會,一個人吃飯也不馬虎,不請人吃飯時,也可以去很好的餐廳。舍得買好衣服,還是有討好別人的想法在,但是買好的床上用品,完全是對自己的重視。
我不贊成一個人要過份自戀,什么都要最好的。但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敢,要愿意讓自己用好的東西,享受生活。當吃飯不是為了吃飽,看書不僅是為了學習,穿衣不僅是為了保暖時,生活的樂趣就多了起來。
把好東西留給別人,是一個包袱,當別人發現你給他的東西是自己都舍不得享用的東西時,其實心理壓力蠻大的。到我家來做客的朋友都特別自在,因為我平時喝什么茶,客人就喝什么茶,我平時吃什么菜,客人也吃什么。
訂閱【或者時光】,每天第一時間收到我們的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