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書是專門為產品經理創作的,為讀者詳細的講解了產品管理的整個流程。書中集合了成功的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最新指導方法和各種見解,提供了大量流程圖、線路圖、模板、檢查表和各種一覽表。書中簡明易懂的圖表告訴讀者,如何管理產品從創意到完成上市的每一個重要步驟,實用的核對清單也可以幫組讀者評估每一個階段的進程。
? ? ? 作者在每一章的開篇處作者提供了判斷題和在末尾處提供了思考題,并且在每一章的結尾后面都有與經驗豐富的產品管理咨詢專家和業績卓著的產品經理的訪談為讀者提供解決營銷、生產、跨文化的溝通和其他領域潛在問題的動態,還有已證明有用的各種戰略。
? ? ? 本書一共14章,共4個部分。第1部分(1~5章),是基本概念的部分;第2部分(6~9章),闡述了產品經理的上游管理工作,即戰略新產品與創新行動;第3部分(10~12章),描述的是下游產品管理的工作,即持續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及發展;第4部分(13~14章),作者簡述為微調部分,我理解為是作者關于產品經理工作的補充。
? ? ? 在第1部分,作者先解釋了一些基本概念,如B2B、B2C產品經理之間有哪些不同,讓我們大概地了解產品管理工作、以及領導力和管理能力之間的關系。當然,作為產品經理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業務能力和情報收集能力,知道如何開展宏觀規劃工作。在這部分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的一個觀點,即產品經理與企業家是有極大的相通之處的,產品經理要像企業家一樣思考。如作者認為企業家的商業計劃和產品經理企劃方案的共通之處是,客戶的需求必須非常明確。卓越的企業家和產品經理都清楚客戶的情況,他們的需要、情感以及驅動他們購買的因素,他們不是只考慮產品特性或各種好處,而是要考慮這些特性或好處如何比競爭對手的產品更能幫助客戶實現自己的目標,以及銷售這些產品需要做些什。他們的營銷能力很強,都擁有以客戶為中心的能力。
? ? ? 企業家都有影響他人思考方式的特點,他們具有愛冒險、有激情、專注、了解產品和消費者并能容忍失敗的品質,有能力的產品經理同樣的擁有這些影響他人思考和決策過程的特征(或這些特征中的某些要素)。
? 因而,要像企業家那樣思考問題,成為產品線的創新靈魂。
? ? ? 在第1部分里作者探討了產品經理所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之后,接下來兩個部分(第2、3部分)專門論述產品流程與相應的產品經理職責。作者把產品管理分為上游和下游兩個階段進行分析。上游職責和下游職責是兩個有著相互聯系有根本不同的類別,上游職責是處理產品路線圖和開發新產品戰略;下游職責是對產品生命周期的持續管理。
? ? ? ?第2部分(6~9章),上游產品管理:戰略新產品與創新行動。產品管理的上游階段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比較戰略性的,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知識包括如何形成路線圖、如何創新、如何制定企劃方案、監督整個產品項目,以及如何制定和執行產品發布等工作。
? ?在上游產品管理中,產品經理需要識別重要的組合需求,然后提供從新產品開發一直到產品發布的整個過程的營銷領導力。
? ? ? ?在第2部分中,我個人認為重點是新品開發的三個核心部分和企劃方案。
? ? ? ?新品開發的三個核心部分:概念化、創造以及商品化,簡稱為3C框架。概念化過程中,特別強調數據采集,而產品經理在收集信息和宣傳市場前景中其主導作用。進入產品創造環節(設計和開發),重點漸漸從產品管理轉變成了項目管理,團隊領導依然是產品經理,還是要換成獨立的項目經理,這就取決于公司政策流程、產品的復雜性和角色期待,無論哪種方式,產品經理必須積極地參與監管,確保新產品/項目能有效通過階段性評審(偶爾會建議終止某個項目)。項目進入最后一個環節商品化,無論在其之前還是在其之后,產品經理都應占據主導地位。3C框架如下圖:
? ? ? 企劃方案是新品開發核心部分概念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提供方案(即理由)來支持該產品項目投資的經濟性問題,有些公司把這類文件稱作市場需求文件(MRD)或商業計劃書、商業建議書,企劃方案組成部分如下圖:
? ? ? 企劃方案是為預測提供財務、競爭情況和市場方面理由的框架性計劃,它本質上是一項投資的經濟建議書,需要各種數據支撐。因此,不妨把它看成企業家為獲得某個風險資本而編制的企劃方案。由于企劃方案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人們做出接受還是拒絕產品概念的正確決定,因此勢必要認真對待。
? ? ? 企劃方案的框架由四個部分組成,即:市場部分、產品部分、行業部分和公司部分。
? ? ? 一、市場部分,把進入企劃階段的創意經過提煉并能轉變成現實產品的概念,產品經理重點參與:1)、確定最大化客戶滿意度和接受的恰當特征和屬性;2)、確定目標價格;3)、修改對潛在銷量與利潤的預測。重要的是,要把所有這些活動整合到一起。
? ? ? 二、產品部分,是企劃方案中關于產品的內容從樣式與功能、產品開發計劃,以及產品發布與產品生命周期規劃方面對產品進行界定。
? ? ? 三、行業部分,不管行業是新是舊,都必須考慮競爭定位問題,對于直接競爭產品,應全面進行功能比較(而不是特征比較)。產品經理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新產品將如何改善其功能,并為目標客戶提供新價值?在客戶認知上,所推出的產品與競爭產品相比,將如何定位?它是不是一個更全面的解決方案?還是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其設計是否更能吸引人?
? ? ? 四、公司部分,企劃方案中公司部分的內容,要具體描述產品會如何適應整個公司的戰略與目標,要解析清楚,產品如何替代、補充或提升現有產品組合,同時要做好財務預測分析。
在方案制定階段的各項活動中,與所有相關人員進行良好的溝通,就能避免方案在評審是受到過多的批評。消除反對意見最重要的辦法是,讓對方在最后評審之前就參與進來,并在那時就說服他們。
? ? ?本書第2部分的內容重點在于上下游活動,第3部分討論的焦點轉移到下游產品活動的生命周期管理,如圖所示:
? ? ? 管理現有產品時,企業一般會希望產品經理做好以下一項或幾項工作:1)、鞏固并保護“核心”產品和次要產品的銷量;2)、更新并重振那些本該表現良好卻發展欠佳的產品;3)、重新上市或復活所選定的產品或概念;4)、淘汰失敗的產品。產品經理通過新舊產品組合的形式來降低風險,按照產品的生命周期對產品進行優化:保護并維持核心產品;更新表現不佳的產品;復合或重新發布各種可能有第二次生命或概念的產品;淘汰處于生命周期末期的產品。
? ? ? “強化型產品”通常擁有良好的收入流量,但可能不值得投入大量的營銷資金,它可能已經成為次要產品,不過還沒有遭遇太大的競爭壓力,這種類型的產品也可能是具有較高品牌收益的核心產品。無論對于哪種情況,產品經理都應該想辦法保住現有的市場占有率,不要被競爭者搶占,最好能夠以最少的投入來達到目的。
? ? ? “更新型產品”需要重新獲得生命力,它們可能出現在生命周期的任何階段,不過它們的表現還沒有達到客觀上的應有水平,應該對這些產品采取一些特別措施,以提升客戶使用量或市場滲透率。
? ? ? “重新發布(或復活)產品”是指那些被人忽視的,甚至是發展中斷的產品,但目前看來還具有一定價值,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因為技術進步、競爭格局改變,甚至是出于人們的懷舊情感,這些產品可能會通過重新上市活動而增加收入。
? ? ? 那些在同類產品中明顯沒有競爭力或出于生命周期末期的產品,就應該被淘汰掉,這類產品通常銷量顯著下滑,沒有能力完成目標,或者企業已經準備好開發功能更好的升級產品。
作為產品經理進行產品生命周期規劃和管理,要像對待新產品開發那樣具有相同的創造能力并擁有相同的熱情,這樣就能創造穩定的未來收益;并且不要只從向客戶促銷和推銷的單一角度出發去思考營銷問題,相反,換個視角,把營銷看成幫助客戶做出對企業有利的購買決定的過程。
? ? ? 本書的第4部分,也即是最后的部分,作者從全球化和區域化入手去補充產品經理在全球化或者區域化當中應當充當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同時作者指出公司如何去判斷產品經理的能力,如何評估與指導產品經理。這兩部分作者講得比較寬泛,不作深入的討論。
? ? ? 雖然此書相對比較偏向于傳統行業,但是其理論在傳統行業和現在相對較流行的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其知識結構、能力都是相通,如作者對產品經理在領導力、協調能力、影響力、溝通能力、情報收集能力、營銷能力、產品發布能力等方面的重點論述上,對任何一行業而言,產品經理都應該具備這些能力的;并且作者關于產品的一些定位思想和產品營銷策略手段,在任何一行業上都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