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是我們這個民族由來已久的傳統觀念,不管你服氣不服氣,我反正是服氣。因為我是女子,盡管有“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唱詞來偶爾提提氣,畢竟還是底氣不足,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時時刻刻都能深深地感受和體會到,這是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
最近,聽到一個令人不知該喜還是憂的消息,據說販賣孩子的人更喜歡買賣女嬰,女嬰價格首次超過男嬰。深層原因是,多年來不生男孩不罷休的習俗,讓男女比例失調,特別是在農村問題尤為突出,導致許多農村適齡男青年找不到合適的女子成婚,進而導致彩禮節節攀升。
重男輕女的根源在于傳宗接代的思想在作祟,認為只有男人才是家族傳承者。事實真的如此嗎?
最近我在琢磨寫寫桃花村舊事,理一理家鄉的族譜,有好多老人的名字不清楚準確,找人核實。今天上午就問了兩個男人,問他們爺爺的名字,一個回答是茫然不知,另一個只知道乳名不知道官名,再想追問他們爺爺的爺爺叫什么,幾乎是天方夜譚吧!
由此,不禁對傳的哪一宗,接的哪一代產生了疑問。爺爺僅僅是前兩代,連所謂的祖宗三代都說不出名字,又何談傳承和接續,幾千年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思想真是一廂情愿的堅持啊!
他家孫子都說不出爺爺的名字,還指望誰能銘記這個人?若說沒人記得爺爺的名字,也不盡然。一位曾經做過偽保長的人叫馬聚文,村里的老人都記得,稱他為“”喜順爺“”,說是他當保長時,曾有八路軍正在村公所說事,正巧日本人了,他馬上拿出訓人的口氣對兩個八路軍說,“”xx和xx,叫你們去哪兒哪兒干活怎么還不去!”,八路軍趁機順利脫身。據說這個馬聚文人特別好,應付了日本人,還掩護了八路軍地下黨,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佑護了一方水土,盡管已經死了五十多年,人們還是沒有忘記他。
由此看來,如果你曾經做過一點有益于他惹人的事情,造福過一方百姓,那么你的名字自然會留傳下來。否則,連孫子都說不出爺爺的名字,傳宗接代無異于癡人說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