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公眾號尬透社重新運營第三天,簡書文集《嚼蠟集》的第三篇文章,我想今天又是我自我咀嚼味同嚼蠟的一篇文章。
重新運營公眾號也罷,重新回歸簡書開啟日更挑戰,絮絮叨叨寫點文字也好,一切的一切,并沒有因為回歸變得順利。
是啊,如果你沒有改成,世界依然還是不會將就你的。
可是更讓人寒心的事實是:三天來寫過的文章每一篇閱讀量都不過兩位數。點贊的人除了自己更沒人了。
如果寫的東西根本沒人去關心,從頭來只是自己的自娛自樂,那堅持寫下去究竟又有什么意義呢?
煩躁的心情一直籠罩在心上,像是一只手結結實實按住了天靈蓋,一動也不想動。
后來,大概想通了幾點來安慰自己。
忘了初心,迷失在了浮躁的環境里,忘了當初為什么要寫下去了。
剛開始注冊簡書,僅僅是為了記錄生活,寫下一些生活的感悟,供日后回憶時看。當時并不在乎閱讀點贊,寫出自己的心聲,自己開心就好。
如今,無論寫下什么,成功或者開心的標準變成了閱讀量點贊數。無論寫什么東西,總感覺是為了取悅別人去寫。從最初的只為自己發聲,到如今的事事都在乎別人的臉色。自然感覺手腳越來越束縛,最初寫東西的愉悅感也消失了。
“忘了最初出發的目的,迷失在紛亂的道路中,走馬觀花,淺嘗輒止。”我想,這不僅僅是寫作容易遇到的問題,更是在人生的選擇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沒人看,我還要不要寫下去呢?
倘若如上文所講,如果真的以閱讀點贊為依據評判寫作的意義與成功。目前的我的確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人。
可是,誰說標準只有一條呢?進一步講,就算是只有這一條標準,可我只要心里沒有承認我輸了,那我還不算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我想到了海明威在《老人與海》中寫下的那句名言: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我還不覺得自己失敗。
只有一個地方別人是無法攻入城墻,判他死刑的,那便是一個人的內心。
明天,我依然要寫下去。
在文字構建的世界里,我便是那里的國王,哪怕那里人跡罕至,荒無人煙。
最后,用村上春樹在《奇鳥行狀錄》里的一段話共勉:
我或許敗北,或許迷失自己,或許哪里也抵達不了,或許我已失去一切任憑怎么掙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許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廢墟灰燼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許這里沒有任何人把賭注下在我身上。“無所謂。”我以輕微然而果斷的聲音對那里的某個人說道,“有一點是明確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我有值得尋求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