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新課標解讀》學習任務群7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引導學生學習當代社會生活中的實用性語文,包括實用性文本的獨立閱讀和理解,日常社會生活需要的口頭與書面的表達交流。 注重社會情境,強調親歷、體驗與參與,注重探究學習和強調合作學習。 學習內容為:社會交往類、新聞傳媒類、知識性讀物類。 項目學習讓學習者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在基于真實社會生活的情境面前,學生就會具有強烈的項目意識和任務意識,以及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體驗性學習、實踐性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項目學習包括:學習任務、學習材料和學習活動。 每個組要制定相關工作計劃和制度。
讀《非暴力溝通》第七章 用全身心傾聽
傾聽他人就是了解他們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并給予反饋。
為了傾聽他人,我們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神貫注地體會對方。我們需要不帶成見的感受變化,我們需要用全身心去傾聽。
如果我們注意的是別人的需要而非他對我們的看法,我們將發現別人并不那么可怕。
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給他人反饋——保持關注——當我們痛苦的無法傾聽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沒有心情去關心別人,這反映了我們也需要關心。
你越是留意自己內心的聲音,就越能夠聽到別人的聲音。
讀《周國平經典的理由》世上本無奇跡
世上本無奇跡,但世界并不因此而失去了魅力。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時刻不是在上帝向人顯示奇跡的時候,而是在人認識到世上并無奇跡卻仍然對世界的美麗感到驚奇的時候。
讀《孟浩然詩歌》
舟中曉望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 此詩詩人主要寫的是在旅途中況味。天臺山遙不可及,但青山水遙卻給詩人帶來無比的興奮,乘舟在這樣的環境自然感覺舒適,何況今日出訪來利涉是大吉。問我到哪里?到天臺山看石橋,詩人的心境的開闊且樂觀的。坐看一詞更是寫出了心境的悠閑。
今日讀書,心情浮躁,一直靜不下來。內心中雜念太多,很難入腦入心。原因不過是自己的一些很亂的想象,這些想象或許原本就沒有,自己想太多了。不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所以處處懷疑自己。在人格上,討好別人的感受太嚴重以致沒有了自己,所以今后還是腦殘的活著吧,單純一點,愚笨一點,自己再堅定一點。活出自己的本色。靜下來,現在開始與自己內心深處對話。你告訴我,剛剛那件事你的感受,有多少不是屬于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有多少是為了討好別人的,以至于讓別人對你有一個更好的評價的。抓住自己的,去掉別人的,這才有了一個站著的人。
讀書堅持這陣子后,卻顯得堅持愈加艱難,但是跨過去,也許明天就會好起來。沒有價值的篇章跳過就是,繼續往后面探求,讀書并不是所有篇章都能給你一種精神洗禮,醍醐灌頂的感受的。這個世界看到的越多,就要越平和,不用太過期待,也不要太過失望,在一種中和的狀態中,變得越來越成熟。當自己慢慢覺得在煎熬的讀書狀態的時候,就是闖關的時候的帶來,只要堅持,就會上升一個新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