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室友給某“名牌”大學打電話申請考研調劑的時候,我也在旁邊。
室友分數不低,擱往年絕對穩上清華北大,怎料今年高分泛濫一抓一大把。
對方一開始還蠻有興趣,問東問西,但當室友回答本科是某學院時,對方毫不掩飾詫異的來了一句“哦?那是個什么學校?沒聽說過。”
“……”室友一臉尷尬,對方也失了耐心,草草結束了通話。
“你這種情況調劑可能不太有優勢,好多一志愿清華北大的考生都來調劑我們學校呢……”
“不好意思我們不收本科非985、211的調劑生,你再問問別的學校吧……”
這大概是今年許多考研孩子的通命。
因為本科沒能考進理想的學校,所以才拼了命的考研,夢想咸魚翻身。然而,講究本科出身的所謂“規矩”,最終沒能讓大多數考研黨成為命運手中的漏網之魚。
2
學校最近出了一位“風云人物”。
很棒的小伙子,在大學生普遍逃課掛科休眠追劇游戲人生混吃等死的時候,人家大學四年被各種打工兼職創業掙錢安排的滿滿當當。
快畢業時他去參加了一檔很有名的求職類節目《非你莫屬》。
節目上,他說“我認為女人和學生的錢最好賺”,他說“我從大一下半年后就沒伸手向家里要過一分錢”,他說“我們宿舍被譽為我們學校最亂的宿舍”……
結果一位公司老總當即用贊賞的口吻說道:”我覺得你們宿舍可能會出下一個馬云。”
最終,他以只滅燈一盞的好成績拿到了帝都月薪上萬的實習offer。
節目一播出,他成為了“學校之光”,成為了校友口中的驕傲。他的事跡也在校園不斷被傳播,盡管在很多人看來,這所謂的“事跡”并沒有多么了不起。
就像破敗落寞的小村莊突然出了個大明星,就像無人問津的風景區突然變成了旅游勝地,一朝得道,喜大普奔。
可是,它至少宣告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這些非名校出來的學生,也是有過人之處的!
我們并不比任何人差。
3
我也曾經優秀過。
小學六年的學委,升初中跨區以第二名考入重點班,中考以近萬塊獎學金直升本校高中。
可是命運卻在最順風順水的時候給我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沉重的課業負擔,巨大的心理壓力,讓我在一次期末考試暈場從此患上美尼爾氏綜合癥。腦袋天旋地轉,手臂千瘡百孔,從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可以說,高中是我20多年人生中最黑暗最無助最不想回憶的時光。跑醫院是家常便飯,一休息不好就會犯病,偏偏我還徹夜徹夜的失眠。
高考會跌入低谷,大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拿到一所聽都沒聽說過的二本學校發來的錄取通知書,心中除了失落不甘,更多的竟然是慶幸。
慶幸好歹是個本二,免去了本三大學額外高昂的學費,減輕了家里的負擔。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后悔了。
當我爸回答同事女兒所在的大學而人家一臉茫然,我爸卻倔強地聲明那學校好歹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時候,我后悔了;
當我媽回答親朋女兒所在的大學名稱并一定會貌似不經意的補充一句是個本二的時候,我后悔了;
當聽到室友跟一起排隊的同齡人謊報我們是某某大學,人家一臉開心的說好巧我也是,而室友怕穿幫草草結束話題的時候,我后悔了;
當實習期間學生問我老師你這么厲害是哪個大學的學生我卻下意識撒謊了的時候,我后悔了……
曾經連自己都鄙視的行為,竟然下意識地做了出來,不是要面子,也無關驕傲,只是不想面對別人掩飾不屑的眼光,不想費半天口舌去解釋一個毫無意義的現實。
那些之前,哪怕心里落差再大我也從未真正在意過的事,變成了我心中的一根刺。
4
我常常在想,如果可以回到高考那一年,我會不會選擇復讀重新來過,如果復讀了,結果會不會變得比較不一樣?
我想,答案應該仍然是——不會!
因為那種痛苦,經歷一次就夠了。
因為真的怕。
可是那又怎么樣啊?
大學四年,我還不是做了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
喜歡寫文,在報刊上發表了形形色色的文章;喜歡旅行,一個人一張車票去了不少的地方;喜歡教書,參加了盡管艱苦卻很有意義的下鄉支教……
最重要的是,因高考失利沒能如愿上的大學,通過沒日沒夜的努力,如今我正以研究生的身份,坐在它的課堂里。
圓滿的結果固然證明了我的努力和實力,而更多的,是讓我對這個話題更有發言權而已。
這個話題是:那些你曾失去的驕傲,總有一天,會被你親手找回來。
5
曾看過一個不知是真是假的故事,兩種人生十年前后的鮮明對比。
小時候逃課打架被學校開除初中都沒畢業的“壞孩子”,憑寬廣的人脈在十年后自主創業打下了事業的一片江山,而那個曾被作為榜樣刻苦讀書進入名校年年拿獎學金的“三好生”,十年后只循規蹈矩按部就班成為了公司職員。
而他所在公司的老總,恰恰是曾經那個被看成“沒出息”的同班同學。
那么,上大學,上一個令人艷羨的名牌大學,到底有什么用?
上了大學也不一定去教室上課,去上課了也不一定學,學了也不一定會,會了也不一定考,考了也不一定過,過了也不一定能畢業,畢了業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找到了工作也不一定能娶到媳婦,娶到了媳婦也不一定能生孩子,生了孩子也不一定是自己的……
很搞笑的理論,有些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味。
不可否認的是,一般來講,上大學確實比不上大學前途要好一些,上名牌大學確實也比普通大學機遇要好一些。不然為什么那么多人拼了命的努力,為理想殿堂的區區幾個名額競爭得頭破血流?
但二般來講,沒上過學的人比上過學的人過得好并不足為奇,普通大學的畢業生比名牌大學的畢業生爬得高也大有人在。說到底修行還是要看個人。
所以不要看輕非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因為他們不一定什么時候就會變成你們口中的“黑馬”;也不要對畢業于名牌大學卻去賣豬肉的學子指指點點,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華麗轉身亮瞎你的雙眼。
講真,我們都沒有資格對別人的生活說三道四,也沒有資格對別人的選擇橫加干涉。
四字以蔽之,關你屁事!
6
我的大學很小,但校園里種滿了綠樹紅花。百余種鮮花盛開的時節,周邊的游客會特意驅車前來游覽觀光;
我的大學普通,但它的學子卻不平凡。我們有獲得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前輩,有扎根祖國西部無私奉獻的學長,有大批大批考研圓夢的校友;
我的大學沒名氣,可仍然有張信哲、齊秦、陳小春等大歌星不遠萬里趕來召開演唱會,用歌聲唱響一片璀璨之夜……
遍布天下各行各業的校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教授,一磚一瓦皆成風景的校園,永遠有我們為你代言!
我的大學,好或不好,都輪不到你一個外人來點評。
是,我是畢業于你聽都沒聽說過的大學,可那又怎樣?
你看我哪點混的比你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