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
歷時一天半。各種折騰,各種修復引導。網絡上大概翻了,二三十個教程。然后在windows下嘗試修復引導。在ubuntu下試圖修復引導。最后發現是自己模式沒選對。終于成功,在凌晨一點半,完成了這項任務。實在是感天動地,從此我也是有雙系統的人啊。我的老爺機終于可以煥發第二春。從此ubuntu也真正的走進了我的生活,甚至可能今后成為開發主力機 ~~ 莫名感動。
以前從來只對一整臺電腦裝ubuntu或者是windows,這是頭一次嘗試單硬盤雙系統。最后雖然不是實現windows下引導ubuntu。但是也沒什么差別,ubuntu下引導windows也是一樣的。總之就是一個字,爽歪歪。
正文
電腦型號:戴爾靈越
電腦系統:Window10 家庭中文版
安裝系統:Ubuntu 16.04.3 arm x64 Desktop
需要準備的工具:最好是大于4G的U盤一個
需要準備的文件和工具:
- Ubuntu 系統的iso鏡像文件
- Rufus軟件或者UltraISO,具體內容見我以前的文章
- 磁盤管理工具
KO 準備完畢,動手了
一、數據備份
先別著急,你備份了嗎?買個移動硬盤吧,然后把你的重要文件導出來,雖然就算你變磚也可以用PE導出來,但是我可不想你到時候失敗了怪我。。。那就不美了,所以備份吧,成功了移動硬盤還可以用來存1000G“學習資料”不是??嗯哼?
二、給ubuntu騰出空間來
按住Win + X,選擇“磁盤管理”:
然后選擇剩余空間較大的可分配磁盤,右鍵并選擇“壓縮卷”,這里選擇壓縮E盤,當然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為了嘗鮮去裝的,那么可以好好地思考下以后會存多少東西在里面,我就直接丟了1/4,也就是整個E盤給了ubuntu。以后我的ubuntu可能是主力機,所以還是好好待她~~么么噠
刪除卷的話其實達到的效果一樣的,都是出來一個大塊的空閑磁盤。意思是你的磁盤有一塊可以用于別的系統了。
三、禁用快速啟動(可選),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我反正是沒有~ 所以弄不弄應該無所謂
按住Win + X(請記住這個萬能的組合),選擇“電源選項”,依次執行:
注: “快速啟動”是Windows 8時代引進的新特性,建議關閉該特性的原因是,“快速啟動”會影響Grub開機引導過程,可能出現無法載入Ubuntu的狀況,最后選擇“保存修改”。我覺得應該不少人都沒有,所以找不到也不慌,我也沒有(PS:我現在在上課,帶的是Mac,沒法截圖windows 就直接借用下我參考的教程了)
四、禁止安全啟動
不知道你們開機的時候,在右下角會不會出現一個
F2 Setup
F12 Boot Options
反正我是有的,如果沒有也不要緊,可以在windows下直接設置開機顯示這些輔助功能:
進入系統“設置”,依次執行:
或者干脆點,開機看見了上面我說的那個F2和F12的選項,不管怎樣進到Setup里面,然后在Boot 或者是Security 等大選項下找到 Secure Boot(安全啟動),然后Enter 會出來一個 Enable 和 Disable 的選項,選到 Disable 那就關閉了 安全啟動了。
最關鍵的是,因為BIOS系統對于系統的決定性作用太大了。所以記住,要保存你的設定然后再重啟!這是必須的!然后才能真正的關閉安全啟動!
注:同樣的,“安全啟動”也是Windows 8時代為了防范RootKit病毒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但也阻止了Windows和其他操作系 統的雙啟動,因此在載入Ubuntu鏡像之前,務必確保“安全啟動”已禁用。
五、安裝ubuntu系統唄
這個過程跟我以前的安裝windows教程一毛一樣,如果一樣那就算了,你還是看這個吧:
- (用U盤安裝過操作系統的童鞋可以跳過這一步)
- 備份待寫入的U盤
- 進入UltraISO,打開文件:
打開鏡像文件
啟動>寫入硬盤映像:
寫入硬盤映像
按默認值寫入:
寫入硬盤映像
完成寫入:
完成硬盤映像寫入
后面就不多說了,安裝ubuntu的教程一招一大片,而且確實沒啥好說的,除樂BIOS設置USB 開啟稍微對小白不友好之外,是真的沒啥好害怕的!
六、開始進行雙系統安裝
選擇“安裝Ubuntu”:
如果網絡和空間勻速,建議選擇“安裝中下載更新”和“安裝這個第三方軟件”。
非常重要的一步,選擇**“其他選項安裝類型選擇,記得默認勾選上~~ 后面會挺好用的
為空閑磁盤分區:在這一步會看到我們之前分配的未使用磁盤空間,我們即將為這塊空閑磁盤分區,為了更方便理解接下來的操作,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安裝過程所涉及到的幾個主要的Linux分區:
- /:存儲系統文件,建議10GB ~ 15GB;
- swap:交換分區,即Linux系統的虛擬內存,建議是物理內存的2倍;
- /home:home目錄,存放音樂、圖片及下載等文件的空間,建議最后分配所有剩下的空間;
- /boot:包含系統內核和系統啟動所需的文件,實現雙系統的關鍵所在,建議200M。
選擇空閑磁盤(不好意思此處又盜圖了。不過我那會忙著裝系統去了。沒拍照,大家懂了意思就好了)
選定空閑磁盤,點擊+,首先分配16G空間給/分區,選擇“主分區”、“空間起始位置”、Ext4和“掛載點/”:
創建/分區
注:實際上,一塊硬盤最多容納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外加1個擴展分區,在選擇分區類型時,可能會出現“安裝系統時空閑分區不可用”狀況,為了解決問題,下面一律選擇“邏輯分區”。重復創建步驟,分配16G空間給swap分區,選擇“邏輯分區”(主分區已滿)、“空間起始位置”、用于“交換空間”:
接著分配200M空間給/boot分區,選擇“邏輯分區”(主分區已滿)、“空間起始位置”、“Ext4”和“掛載點/boot”:
最后將所有剩余空間分配給/home分區,選擇“邏輯分區”(主分區已滿)、“空間起始位置”、“Ext4”和“掛載點/home”:
選擇/boot對應的盤符作為“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設備”,務必保證一致:(老實說我懷疑這一步中原來的教程應該是錯了。因為我在網上找了不少的教程說是直接掛在到windows的啟動位置,也就是或常規的C盤那個盤是最好的。也有的說掛載到整個硬盤sda下,這個我也不確定,搞不清楚。不過后面反正一次修復,就按照原來教程的來吧!)
確保引導設備編號和/boot一致
最后我的就成了這樣了!!!
可以去洗個澡啥的,大概就慢的十分鐘內,快的兩三分鐘done了:
然后一路順理成章的弄完,請你重啟,你就重啟,后面的我記得大概一直按確定或者yes就可以了。
七、修復引導,用try ubuntu 進入ubuntu 的啟動管理器實現ubuntu引導windows!!
這是我與原來的教程分道揚鑣的開始!
還是需要進入Ubuntu界面,但是并不需要安裝(如果直接安裝的話,以前在Ubuntu里面的文件可全部都沒有了,所以萬不得已,千 萬別這樣做)。記得連接好網絡,最好是直接用一根網線直接插到電腦網卡上,網絡自帶network那是最好的,如果是銳捷校園網什么的。大家伙自己去用mentohust鏈接吧,wifi貌似也可以,進去自己弄,就跟正常的聯網一樣的。雖說是試用。但是人家啥都不缺!另外在啟動設置USB啟動的時候,請選擇第二個出現USB的選項,也就是UEFI下面那一個。
打開終端,終端快捷鍵是Ctrl+Alt+T,輸入命令,添加boot-repair所在的源: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yannubuntu/boot-repair && sudo apt-get update
第四步: 待上面命令執行完畢后,繼續輸入以下命令,安裝boot-repair并且開啟boot-repair:
sudo apt-get install -y boot-repair && (sudo boot-repair &)
等一會,會出現如下的界面: 就會出現這個,點擊Recommended repair,過幾分鐘重啟就行了。(別好(zuo)奇(si)去點下面那個,會出來一堆的東西給你happy的~~)
八、開機進入引導界面
這個時候開機就會有很多怪模怪樣的家伙額~選擇ubuntu哪個毫無疑問是進入ubuntu的,至于windows 大概率是 windows后面帶loader啟動器的,所以點吧,這個時候你已經無所畏懼了。!沒什么可以擊敗你!最差不就是系統崩潰嗎!!不要慫,就是干!!
正文之后
終于完工了,準備睡覺了。對了 貌似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會出現時區錯亂的現象,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當時亂選了一個時區搞得,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