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億人裝了微信,
訂閱號也改變了每個人的閱讀方式。
我分3個部分來關注這個歷史進程
公眾號江湖(一):草莽時代
公眾號江湖(二):誰在掌握你手機的話語權
公眾號江湖(三):你訂閱的那些公眾號,逼格夠高嗎
公眾號江湖(一):草莽時代
一、1200萬個公眾號,1000萬個在自言自語。
艾媒咨詢 《2016年微信公眾號市場研究報告》
2013、2014年是微信流量紅利期,
那時候最早一批寫公眾號的迅速做成大V,
現在進入者的突圍難度是當時的10倍。
這1200萬個公眾號里,很多都是同一個公司運營的。
一般企業運作2-3個號很正常,
也有專業做公眾號的同時運營6-7個幾十萬粉絲的號。
比如視覺志,旗下同時還有“她刊”等數個百萬級的大號
個人最多可以運作5個公眾號,很多全職寫手同時擁有2-3個號。
所以拍腦袋估計大概300-400萬個主體在運作公眾號。
60%的微信公眾號堅持更新內容,
即500萬個是荒廢、半荒廢的。
受用戶持續關注的微信公眾號占比僅為10%,
即1000萬個公眾號沒什么人關注,
大部分人都在對著空氣說話(包括作者本人)。
二、“原來TM認真寫的這么少”。
1.專業雞湯團隊,收入輕松過千萬
目前一個百萬級粉絲大號每則廣告的報價是3-5萬,
一年50周,非常克制的情況下兩周接一則廣告,
年廣告費收入都輕松超100萬
關鍵很多人還不上稅
要知道這級別收入的稅率是30-35%
這又是另一個大課題,暫且不提。
一個運作4-5個大號的團隊,年收入達到千萬很正常
這樣的團隊可不少
都有成熟的大號運作流程
寫雞湯,買熱門話題,大號互推
1年內粉絲破百萬的案例很多
具體就不點名了
迷蒙這樣接近千萬級的大號更是報到了每則廣告25萬,還門庭若市。
貌似這一輪中被禁言了,經濟損失慘重。
當然,她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售賣情緒,模板文章流水線生產
在巨大的利益下,雞湯團隊批量化煲湯火力全開。
大概的模式有4類:
女性雞湯:
圍繞暗戀/明戀/三角戀/床等等,
高舉抨擊直男癌的大旗就對了。
這種號一般能聚集幾十萬城市女性讀者,
賣賣化妝品廣告不要太輕松。
震驚/崩潰:
今天貨幣大放水,
明天戰爭一觸即發,
總之每天都有改變世界的大事件被作者發現。
雖然世界這么不太平,
可是我們還得看看汽車廣告,下載券商軟件開個戶之類的。
(話說上面這兩類文章看的時候很爽,研究過程我經常讀完(捂臉``)
洗稿:
高級抄襲,
就是在原作者文章基礎上換換圖、修修文字,換個醒目標題就上線。
關于某些大號侵犯別人知識版權的事件,
請參考知乎《公眾號抄襲可以無恥到什么程度?》
很多大V榜上有名。
聚合:
比較道德的運作方式了。
就是轉載各路優秀文章,
并用小號字體簡單介紹下原作者。
但是這種一般不給稿費的。
而很多原創公號作者為了大V轉載后可能帶來的一點流量,
也都心甘情愿,
雖然實際結果很骨感。
想想看你多大概率會主動搜索某篇文章作者的公眾號去關注。
3.
很多人說內容創業已經紅海,看看這上千萬的公眾號。
不過正如一個金融圈內剛起步的作者(咩咩說)在發表了一篇10W+的文章后說的:
原來TM認真寫的這么少。
三、“小而美”被資本打敗
這兩年經濟下行壓力大,投資項目匱乏。
各路資本盯上內容創業這塊小肉,
有了KPI,也就沒有了小而美。
前兩年有些公眾號以獨特的切入點迅速吸引一批粉絲,
但在拿了風投后馬上就面臨天花板的問題。
面對快速盈利的壓力,
搞收費社群、賣不相關產品、太頻繁的軟文等等,
但很多頭部內容點開率都不到25%。
在拓展想象空間的征途中失去了原味,
你會發現關注的很多號“變了”。
比如某八卦女,據說估值1.5億。
但是光靠扒圈內花邊新聞并不能賺到多少錢,
所以開始以八卦的視角聊明星結婚等不相干的事,
其獨特性和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在披頭士時代,“你變了”是可能會被狂熱粉絲暴打的。
下期
公眾號江湖(二):誰在掌握你手機的話語權
順便探討知乎為什么比微信訂閱號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