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車站里,看著擁擠的人潮,都是返鄉的歸途中人。每個人身上,拖著大箱小箱,大包小包,恨不得把這個城市里可以帶走的都帶回去。
以前,麻麻被我念叨,都帶些沒有用的東西回家,總以為會用得著,其實不過是把沒用的物品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一個地方而已。而她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這樣搬運哪,無非就是節約,想物盡其用。他也沒有想到,花這樣的力氣,大包小包的提,最后還的打個車,才可以解決。這樣的成本,不比重新購置要低。身邊很多人有著這樣的思維模式,明明可以在老家買到的物品,偏要從遙遠的大城市一個一個扛回去,還花更多的價錢。
年少時的我,也曾陷入過這樣的思維模式。記得一次和閨蜜到湖南鳳凰旅行,返程時,托旅友幫忙買回深的票。長沙到深圳,有兩個方式可以到達。一個直接買大巴到票,大巴是從岳陽發出的,途徑長沙,到深圳需要12個小時。二是高鐵路線,從長沙到廣州,廣州到深圳。由于沒有合適的班次,到廣州需要停留一晚。當時的我,時間從不是問題,旅友讓我選擇高鐵路線,就是一晚住宿的費用,會讓我整個路途舒服很多。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車的旅行,再這之前,都是是一大巴為交通工具、去了廣州、深圳、海南,我的思維里,到哪都是可以大巴,臥鋪,時間長的話,睡一覺就到了。結果,我選擇折騰的大巴路線,旅友買到黃牛票,我不僅沒有位置,一路上坐立著顛簸回到深圳。
一次的教訓,我也付出了額外的時間成本,外加旅途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因為自己固定思維模式,不肯打破自己思維。
走出去,有眼界,經歷過,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