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上過一門課,名曰馬克思主義原理,眾所周知,這是一門上課質量跟老師上課心情及個人從業水平極其正相關的一門課。課乃神課,故事也由此而起,但卻與其無甚相關,個中緣由,諸位看官咱們往下看。
彼時彼刻,天干物燥,日上桿頭,老師巨大熒幕上霍然打出一排大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公民道德水平的下降,你認為這種說話是對還是錯?然后老師意味深長地笑了一笑,說了一句大家踴躍發言,于是一場好戲拉開來了帷幕。
話題是老生常談的了,無甚新意,度娘能告訴你的答案都夠你說上三天。但這又怎能壓抑我輩追求學(fēn)問(shù)的一腔熱血呢?于是,課時一百分鐘整,竟被大家的妙語連珠給整個撐起了,老師只在一旁偶作點評,師生融融,氣氛和洽,實乃令人嘆服。小子向來膽小,不敢大庭廣眾之下一吐為快,所以全程便頂著一雙圖圖大耳,靜聽機鋒??扇f萬沒想到,越聽卻越糊涂了,大家的發言似太天馬行空,但卻都與話題沾了些邊,如此萬金油實在罕見。就在課堂快要接近尾聲的時候,在我饑腸轆轆的反抗聲中,我心中卻突然有了一絲明悟。
這是個說法嗎?或者說,這是個能判斷對錯的說法嗎?可能諸位會有些許疑惑,小子這般說是何解釋,莫急,讓后生細細道來。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那個說法,首先,“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句,在命題里面這應該算前提,語義明確,毫不含糊,我們無甚可指責,但是下一句問題就來了,“導致了公民道德水平的下降”,細下想來,其實這問題就出在下降二字。道德雖說有些虛無縹緲,但至少在人們心中都還有個大致的概念——即是一種好的東西。然而下降呢?談下降,就必然得有個標準,然而道德的標準誰又能說清楚?道德相對主義,絕對主義,保守主義,普適道德······舉不勝舉。所以,依我看來,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不成之為問題,因為其語義是含混的,故也就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即使要討論,也應該變成另外一種樣子,比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社會道德標準的演變。但這似乎就不那么吸引眼球了。而諸如上述那種問題之所以能夠一次又一次的引起人們的好奇與關注,獵奇二字似得占一大部分緣由,說白了,就得嘩眾取寵。
其實,再把眼界往開闊點放,這種不成問題的問題卻一直充斥著人們的耳目,原因無它,因為很“油”。正是因為其語義含混,所以就有了無數的解讀方式,而為文者若稍含些許不良心思,文章便能:如意如意,順他心意,正說反說都行。而這種很是滑稽的現象,卻僅僅只是現行很多文章里會犯的諸多邏輯問題之一,其余諸如偷換概念,以偏概全,偷換論題,倒換因果等等亦是難以勝數。容我再舉兩例,添一二談資。
前些日子知乎健身話題下有一篇爆文,批評某知名健身軟件的,為了避免廣告嫌疑,我們用XX代替,文章主旨大抵就是XX其實不懂健身,是忽悠小白的。我本人也算健身小白,所以對此類文章無資格評論,但依小子多年縱橫網絡的經驗來說,我知道這事絕對沒完。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堆文章便洶涌而來,或討伐,或辯護,種類繁多,玲瑯滿目,但唯獨有一篇文章令我著實不喜,原因在其標題:說XX不懂健身,難道你就懂了嗎?雖然文章贊數極多,但光以標題而論文章便給我一種無賴之感,人家在和你討論XX,你卻劍鋒反指,似在有意偏題,文章我沒有看過,或許作者只是疏忽而已,亦或許文章是有多么的精妙絕倫,但這都不重要,如今這個時代,從來都不缺優質的信息,更缺的反而是那個篩子。
第二個咱們舉個比較熱門的例子,轉基因在目前的中國是一洼很渾的水,后生人微言輕,不敢于關鍵處作言,只想于其中一個點作鞋微辭。大凡強力支持轉基因的人都是一些生物學科工作者,或是有相關知識儲備的人,而他們和反轉斗士們的辯論也總會拿出一個論據,那就是——目前學界是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轉基因食品是有害的。依我看來,這已算是非常實在的證據了,可反對者會恰到好處地給出另外一個理由,你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轉基因無害呀,理由聽起來似乎十分強勢,讓人無可指責。但這句話卻確確實實的有問題,因為無害是無法被證明的,有限個支持理論的觀察事實并不能保證理論在全稱意義上的正確。就好比你女朋友讓你證明你一直都愛她,你覺得這個有可能證明嗎?或許一次兩次在某種語境下可以證明你愛她,但一直呢?同理,如果較真的要證明轉基因無害,那么只能讓全人類一直吃轉基因食品然后等到人類滅絕后,由外星人來得出轉基因食品對地球智人種無害的結論。當然,這一切都是戲謔而言。我想闡述的一個事實就是這句話本身就有邏輯錯誤,所以以此作為辯論理由是不可取的。
王小波的雜文一向被人稱道,那些文章即使是在一二十年前所書寫,但擱在現在依然毫不過時,我們依舊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我曾仔細閱讀過王小波的雜文,我覺得他的先見性在一部分情況下是必然性,一種知識分子理性下的必然性,王小波的哥哥可是邏輯學家,而他本人也不只一次表示過他對邏輯學的欣賞。雖然本文標題在說邏輯,但其實我本人并無任何邏輯學功底,所以我更想傳達的是一種理性的精神。王小波說過,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時代,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天妒英才并不盡是嘆息。
除開一些特別優質的信息之外,大多數信息在這個社會并不值錢,但是我們亦不是當初那批一窮二白,時刻擔心著資源匱乏的人了,不要因為免費便肆意囤積,其往往會造成更大的損失,甄別、篩選信息應該是一項新時代必備的技能,而這個技能的核心就是我認為恰恰就是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