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年的學習當中,學習的狀態一直是淺嘗輒止,新東西帶來的刺激感,瞬間讓自己有所收獲,當時狀態感覺很爽,然后呢?就沒有然后了,當冷卻下來以后,發現自己并沒有什么過多的收獲,而只是獲得了更多的名詞,理解了名詞的意義,但最終怎么去運用,卻一直是很頭疼的問題,因為沒有反饋機制,所以總感覺自己的行動能力差。
真的是行動能力差嗎?還是自己受不了刻意練習所帶來的結果呢?
最近老師給我推薦了一個007寫作群,上網搜索了一下,缺并沒有立即加入,而是想了又想,要說一個星期的寫一篇文章對我來說困難嗎?不算困難呀!一天輸出有可能就是幾篇文章,但是質量如何呢?我是否經過大綱的提煉和反復的修改。
最終想想我為什么怕公開寫東西,因為怕自己寫的東西不好,沒有營養價值。口水化寫出來的內容很難打動到別人,一定是自己經過深度的思考過后,反復的提煉,最后輸出的內容,才能讓人有所收獲。
其實背后是對自己的不自信,擔心事情會做不好。過多的擔憂讓一個人停止前行。一個人行走在路上,過度的擔心會喪失掉欣賞路邊的美景。其實最壞的結果會是什么樣?這個結果我能夠接受并承擔嗎?如果能,何不現在就開始行動,一個“爛”開始,反復的迭代后也能出完美的作品。
審慎才干對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可以評估各方的風險控制能力,但是過猶不及,過多的擔憂會成為停止不前的借口,習慣的行程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每天一點點的強化而來的。中庸思想還是很有道理的,過多的使用一方面的能力,就會減損相反方面能力,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時,補足自己的劣勢,并行發展。
我如今最主要的目標是什么?
1、確定方向,我要在那個細分行業領域內發展呢?
一直以來的畏懼情緒其實來自并沒有清晰的思考出要行動的路徑,大量的信息采集,獲得相應的可選擇空間,做利弊分析,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方向性的工作。
確定方向,細分領域。其實和自己的意愿程度,優勢發揮,技能的匹配程度等綜合各方因素得出的結果。我想選擇的工作是什么樣子的?是否能夠發揮我的優勢呢?如果不是,那會不會堅持不下去,對比分析,到底哪里更吸引我一點?
2、我該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呢?
項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下一步行動 ? ? ? ? ? ? ? ? ? ? ? ? ? ?時間限制 ? ? ? ? ? ? ?是否可量化 ? ? ? ? ? ? ? ?能否達成 ? ? ? ? ? ?
方向選擇(向上的行業,性格,能力匹配,有成長性) ? ? ? ? ? ? ? ? ? ? ? ? ? ?
標桿人物經歷,能力調研(過往的經歷,身上所具備的特質)
求職網站相應能力拆解(抽取關鍵詞信息)
簡歷制作(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
自我介紹準備(以文字形式梳理,修改,并能夠熟練表達)
行業分析報告(行、企、職、自我成長計劃)
能力培養(三個圈,三件事,三本書)
3、目標是否具體可量化,有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制?
4、我是否將目標細化,各種因素都考慮到了嗎?
5、與主要目標不相關的主題是否應該適當的舍棄一些?
現在只要與入職相關的不相關內容都要舍棄掉,必要時做主題學習。
計劃再好,不如一動;讓行動驗證計劃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