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在偶然的一次機會知道了一個叫做MBTI的測試,當時就是出于 好奇(這應該也是INTJ的一種強烈的對于未知領域的求知欲望),想要玩一下,但是又不想玩那種不用動腦的弱智游戲就測了,開始時測出來的結果是INTP,當時也沒有在意,隨后在百度上搜索出來以后,發現INTP/INTJ是兩類盛產高智商動物的人格類型,好奇心驅動,再次搜索,看到了高智商協會勝寒的一組數據,相信你們也看過吧!
后來在MBTI官網再次進行過測試后是INTJ類型的,而且我本人一直是P/J型搖擺型,所謂判斷和感知一直在搖擺的狀態,可能和我近期所讀書有關系,因為判斷型的人基本是出于一種本性,而感知也多半是,而我在這當中搖擺不定,一定是受到了一些概念和外界的因素的影響,我自認為我更像INTJ是因為我本性也是判斷型的人,但是有時會感知占上風是因為我在那時那刻更愿意表達自己的內在。
不論是哪一種吧。這兩種由于都是內在力量的尋求者,所以都是樂于獨處和內心孤獨的類型,至于這種孤獨到底是與身俱來還是后天的環境使然,這個不得而知,而我人個更像是天性使然,我很小的時候就特別獨立,爸媽在吵架的時候,我會獨自買東西來吃,而且還會買給他們吃,不需要任何人來陪。我學習特別獨立,我爸媽基本從來沒有管過我學習的事情,雖然因為他們也輔導不了。
至于說高智商這件事情,我認為除非去專業機構測試,我在網上測試過很多,包括中國的智商測試,斯坦福-比奈測試,門薩測試,得出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不過有一點,確實都比正常人要高一些,但是卻并沒有到神童那個級別,我也看過勝寒的測試題目,他們的門檻是130,但是我并沒有測,一方面這個測試是收費的,另外一方面,認為并沒有加入的必要嘛。不過在上面的數據也可以看的出來,多數勝寒的題目估計也是INTJ和INTP出的吧,也可能是因為這類人本身就是對于冷冰冰的知識和邏輯更擅長,而不是和人打交道。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是INTJ的人最會爆種,到一種什么的程度呢?就是他們能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分析一個命題的時候,完全置身于無我的境界,周圍發生了什么完全不知道,一直活在這個命題當中。這點我作為一個INTJ來分析一下,什么事情都會有一個極限,而這個上面分析的恰恰是一種極限,多數情況下INTJ并不會完全的投入到一個命題中,而是一邊在做一個命題,腦子里一邊還在想著周圍的事情,就好像一臺高效運作的電腦同時在進行多個命令一樣,而且還哪個都處理的不差!如果有一個命題確實很吸引INTJ,他們就會讓自己處于一種真空狀態,完全置身事外,不聞窗外事,甚至連地震都不知道!但是這種情況是一種絕對的情況,除非,這個命題是INTJ的致命興趣點。
回到題目的問題,到底是因為孤獨造就了高智商還是智商太高才會高處不勝寒,孤獨終老呢?
其實我認為更有可能是孤獨的性格造就了INTJ神秘、專注、認真的分析一件事情的魅力,當一個人足夠認真的時候,他吸收知識的能力是很強的,就有了之前說的爆種這么一說,而INTJ還有一個能力就是輸出能力,當他們無比饑渴的汲取了知識以后,用很強的處理系統,分析和整理出一套更像是自己智慧的東西時讓人唏噓不已。而這一切和他們吸取能量是從孤獨的內在而來的是有密不可分的關聯的。
與那些喜歡站在人群中央嘩眾取寵的人不一樣,INTJ內心是無比的高冷,甚至有些無情的。他們會認為聚會是浪費生命,閑聊是無意義的,只有自己獨處時發現一些世界的新奇才是有趣和有意的。這也是內向和外向最基本的區別吧。而越是喜歡孤獨,就越趨于內向空間,越趨于內向空間,就會越來越孤獨,久而久之,孤獨就成了INTJ的 骨骼和神經,在生命中,無法逃避,只好親近。
所以不是高智商讓INTJ感到更孤獨,而是天性孤獨的他們成就了今天高智商的自己。
不求世人能解,只求獨來獨往,或者成為一個發明家,或者成為一個演說家,或者成為一個藝術家,都好,只是不要讓他們成為人群的焦點,因為他們真的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