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半夜十分,聽窗外雨聲車聲混響,滴滴噠噠,難以入眠。不覺想起今日剛剛讀完的《紅樓夢》,心中甚是感慨。恐明日事情繁多,擾亂思緒,便也想匆匆荒唐言,以記錄此時此刻的心情。
《紅樓夢》如一曲流觴,彈奏之人想彈奏人間最美之絕唱,或激昂,或委婉,或柔美,或低沉……怎奈人心復雜,世事坎坷,變故頗多,最終世人聽完卻是兩眼濕,肝腸斷。美像泡沫一般幻滅在空中,無色無痕,無影無蹤……
看完結尾雖傷痛較多,卻也有所安慰。作者最終還是愿意給世人一絲絲空隙去看到賈家的未來。賈蘭為人厚道、正直、認真刻苦,況已高中,不枉李紈一番苦心。巧姐兒也經劉姥姥庇護,未遭惡人販賣,終嫁得一本分人,未來日子也不會如迎春般凄慘。寶玉雖走,獨留寶釵一人,但卻也給王夫人、寶釵留下一孩子,聊以自慰。襲人也嫁給蔣玉涵這一好夫君,恩愛有加,以后生活定不會差。香菱也最終苦盡甘來……
但多少風流才子佳人為寶黛之間的愛情惋惜,嘆息。寶玉說:“任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黛玉臨終之前卻未能與之相見。見又如何,不見又如何?若真的黛玉嫁給了寶玉,依她那柔弱之體終能熬過幾個春秋呢?徒添傷感而已。況黛玉生性古怪,如何能與這個大家族共處?處理好各種關系?我不敢去想黛玉真的嫁給寶玉以后的生活,怕是文學撞上了現實,也要臣服于它罷了。如此甚好,留給人們一個美的幻想,把記憶永遠停留在瀟湘館,留在花前月下,留在黛玉凄慘的琴聲之中。
且說寶釵,有膽有識,為人處事有理有據,我心中對她佩服有加。自古女子大多數柔弱,嬌羞,感性占據大部分。而她卻不是,總是能照顧別人的感受,處處顯示出理性,怪不得暗自惆悵不是男兒身?若真的是男兒身,命運也不該如此。
寶玉,我對他的初感是善良,總是能為身邊丫鬟考慮,也能同情弱小。想來正如現在未經世事的我一樣,總愿意相信社會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因為現在的我如他一樣,有人庇佑。從小便被賈母捧在手心里的他,不知世事冷暖,人心是非,當然如此。作品的最后,他的性格越來越讓人估摸不清了,滿口荒唐語,他早已脫離了現實世間了,與世人格格不入。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王熙鳳也是可悲可嘆 ,于她,我亦是愛恨交加。“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聞。”亦有絕色之貌,為人處事圓滑,情商極高。怎料她竟是如此蛇蝎心腸,不免讓人暗自傷感幾番。平日為人也是處處刁難他人。尤二姐生性善良,也愿意傾心以對之,無奈她設計陷害,讓二姐生時遭人擠兌;死時凄凄慘慘,無人問津。幸得平兒,這一溫柔善良之女,如若不是,恐巧姐兒也遭慘境。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觀園里眾多女子都有沉魚落雁之貌,閉月羞花之容。怎奈人生如浮萍一般,漂浮不定。上一秒巧笑眉目,下一秒說不定便以淚洗面。
迎春之苦,亦如大多古代女子一般,“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終落得蕭瑟黃泉路。元春看似體面風光,可世人哪知深宮之中的苦,更與何人說?探春遠嫁之時,讓我想起昭君出塞,“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雖氣勢壯闊,可畢竟是一女兒心啊,凄凄慘戚戚矣。本以為湘云可免此遭遇,遇一好夫君,但豈知夫君命短,只能孤獨一生。寶釵嫁給寶玉,雖金玉合璧,但寶玉性情時變,不參世事。后來寶玉一人出走,獨留寶釵,可嘆可悲!故有惜春看透了世俗男女之情,求得眾人,帶發修行,了此一生。
小姐亦如此,更何況眾丫鬟,鴛鴦,香菱,紫鵑,襲人,晴雯,芳官眾人哪能安此一生,幸福安逸。受人顏色,有苦難言,命運沉浮亦不在話下。
要說賈府中的男兒,也是令人唏噓不已。賈政倒算得上正人君子,只是忙于奔波在外,對兒女缺少實在的管教。其人倒也忠正,只是性格中含有懦弱的成分,讓下人打著他的旗號在外為非作歹,壞了名聲。賈璉,賈珍,賈蓉更是色膽包天,利欲熏心。到后來東窗事發,落得一敗涂地。家業龐大又如何,沒有后代兢兢業業去守護。終是過眼煙云,一指彈沙。
最愛的人物莫過于賈母,她是家族的凝聚點。她和藹可親,慈眉善目,對孩子都是疼愛有加,百般呵護,讓我不自覺想起自己的奶奶。最讓人佩服的是這樣一位女子,在家族衰落時,能夠臨危不亂,把自己的財產合理分配,實乃可敬!做女子如此,便也不算辜負此生。
紅樓之曲終將譜完,但卻讓人難以忘懷,從此心中便有一處只屬紅樓。此書規模浩大,句句珠璣,故有今人所創“紅學”。詩詞佳句實為人們研究之典范,小女讀之,仍有疑惑,后定當再翻閱一遍,細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