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開草
1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晚上睡覺前我就習慣戴上耳機,聽點音樂。要知道,入睡前有點清醒的那段時間,總是不那么友好。
這段空白容易讓你胡思亂想,即使原本無關緊要且不必在意的事兒,在夜晚也容易被空想放大化。這就像黑夜中,一盞蠟燭成了唯一的光源,這光源將你尋常不過的影子打在了墻上,那影子變得又大又瘆人。影子讓五官模糊,讓模樣摸不清,卻讓龐大的體積占了上風。
隨著時間的過去,我聽的內容,耳機里會放的東西漸漸地就發生了轉變。從喜歡的歌單到純音樂,再到感興趣的電臺,但沒想到最后會落到純粹的雨聲上。
2
對雨聲的掌控,你可以恣意妄為。
拖動音量鍵,你就能控制雨勢的大小。
點擊“下一首”,你就像龍王,愛下什么雨就下什么雨。
在雨聲的歌單里,有人評論說:“三格音量聽的是密閉房間里傳來稀稀落落的雨,五格音量聽的是打開窗戶吹濕窗簾落進來的雨,七格音量聽的是在戶外不撐傘抬起臉迎接的雨,九格音量聽的是心里的雨,電閃雷鳴轟轟隆隆,震得胸腔發疼。”
三格及以上的音量是在賞雨,一二格旨在入睡。在漸漸要入睡但仍未睡的時刻,音量最好停留在一二格,畢竟迷迷糊糊間,極小的音量也會被放大無數倍,太大的雨聲容易使人驚醒,特別是有的雨聲還伴著雷響。
如果在迷迷糊糊間真的睡過去了一段時間,再次醒來后,耳機里的催眠曲就變成了從悠遠地方慢慢飄來的古曲。那古曲里,正擊著鼓陣陣逼近,讓你的時空一時顛倒難分。
3
雨聲容易讓人感到安心、放心。
據說這是因為下雨天時,包括捕食者在內的大多數動物更傾向于蟄伏不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祖先就進化出了利用下雨天的時間充分睡眠,來恢復體能和精力的能力,以更好地應對大自然中的各種生存壓力。這樣的特點通過遺傳保留了下來,使得我們在下雨天能睡得特別的香。
睡的這個香,是雨聲催眠的好結果。但沒曾想,這個香,還成了雨聲催眠的副作用。
初聽雨聲,滴滴噠噠,點點墜地,濕潤又靈巧。但慢慢的,耳邊漸漸地卻也響起了油鍋煎炸的熱烈,于是,慢慢地又飄來了香氣。于是這晚,聽覺、嗅覺、味覺乃至視覺都忙活了起來,眼前真就出現了一片讓人迷離的金黃。
這時,不知誰又多嘴說了一句“帶了耳機感覺腦子進水了”,這讓觸覺也沒敢落下。別說,還真讓人忍不住晃了晃腦袋。
啊,這可真愁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