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犯”搜狐論壇,也死了

搜狐論壇死了。

四月二十一日,點開收藏夾里的“搜”字,直接跳轉到了搜狐網首頁,與之前網易論壇被關掉時一模一樣。

寫到此處,我的音箱里竟然傳出“do you hear people sing”的歌聲,天意乎?

我2010年左右才入論壇。最開始是在華聲論壇的辣眼時評。那陣,辣眼有個叫秀才江湖的版主,他的頭像,是穿著白色衣服的年輕男子。讓我想起一個詞,白衣飄飄。當時覺得那頭像好帥氣,更覺得針砭時弊也很好玩。因而開始學著寫時評。后來,秀才江湖的頭像變了,大概變成了他本尊的大頭照,灰色的衣服,有些陰沉的臉,感覺比那白衣服的,差遠了。

漸漸的,玩的論壇多了起來。收藏夾也越來越長。自我感覺文章越寫越好——實際,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

那日打開搜狐論壇,點開收件箱,發現一條信息,是一個叫什么小棉襖的發來的,她用戶名的全稱已忘了,但小棉襖幾個字倒記在心里。她說我的文章寫得不錯,被評上了搜狐論壇的優秀文章啥的。要給一百塊錢稿費。

盡管那時,電信詐騙遠遠沒有后來猖獗——那時最讓人害怕的,應該是傳銷——但我仍在幾秒鐘的興奮之后,立馬想到,不會是騙子?

之所以會興奮,因為如果是真,這將是我第一筆稿費——一百塊呢——要知道,那會我工資才兩千多一點啊——還是在深圳!

為了確認其真實性,我到論壇找到了她的名字,確實是官方運營人員。

放下心來,我把銀行卡號發給了她,沒過多久,就收到了100塊。喊著老婆——當時還是女朋友,在外頭大吃了一頓。

正是這一百塊,促使我寫下了這篇文章。記憶實在太深刻了。也是搜狐論壇讓我知道,碼字,或許還有錢拿呢!

更多時候,因為要發的地方多,我都是發了就跑。第二天再去看有沒有被加精置頂,將之截圖保存,作為自我鼓勵。當然,也在那些連論壇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同事們面前去得瑟幾下——如此干了幾個月,篇篇都加精,也就沒興趣截圖了。

除了這一百塊,我并未與混跡搜狐論壇的網友們結下不解之緣。什么交鋒,什么吵鬧,論壇里的恩恩怨怨,這些讓長期在論壇玩的朋友們欲罷不能的事,于我,都付之闕如。

我玩論壇之時,其實這種觀點能夠充分討論的言論載體,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微博、微信還有各種色香味俱全的應用層出不窮,能耍的東西越來越多,上論壇的人越來越少。

很多論壇,本來就是門戶、新聞網站的副產品。在論壇如日中天的時代,或許還能打點廣告賺點錢;在人氣越來越低落的時候,則全憑一股子情懷在支撐了——然而,當這片情懷滿含風險,轉型甚至干脆退出,就是無奈卻正常的選擇。為了一個不賺錢的產品而讓整個網站戰戰兢兢,不值得。

前面說,論壇里的恩怨與交鋒,讓很多人念念不忘。搜狐論壇便有很多網友,義務建了個站,將論壇的數據導入到那個網站,你可以繼續以搜狐論壇的名字,在里面玩,還可以看到自己以前寫的一些文章,盡管已無法回復,卻多少勾起美好的回憶。

盡管我與搜狐的網友們沒有多少交流,但從中我知道,他們是很重感情的。天南海北,吹水吐槽,有同道指點江山,也有“敵人”相互攻伐。這些玩法,對論壇沒感情的人,感受不到它的好處。

鳳凰論壇,關了就關了——雖然有個老版主在西祠開了個鏘鏘雜談的頁面,卻已難聚當年的人氣;網易論壇呢?死得無息無聲,似乎沒人惋惜;博客中國轉型升級做了科技;博客日報在閉關一個月之后,如約于幾天前恢復了,雖然從此需要先登陸才能進首頁,尺度似乎并無多大變化,多少放心了一點;而凱迪論壇的每一次總編室公告,都會讓我的心咯噔一下……至于天涯,當年熱鬧的雜談作者群里,已沒多少人說話……

以前因為立場不同而不愿去發的論壇,我現在也腆著臉去了,多個地方讓自己寫的文字讓人看到,總是好的。

就在五秒之前,右下角扣扣閃現著一條信息,你已被移出了民間紀事高級寫手群。想來,搜狐的版主,已將他們當年最火版面的群,解散了。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反正都是沒把握,不必太強求。《走向共和》里,李鴻章總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反而言之,便是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要勇于擔當,不能推給后人。(屏山石2017/04/21)

更多精彩,盡在微信公眾號 史為鏡(時評、歷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