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忍不住來碼字了。
這本小說多年前就有人給我推薦,當時聽書名就覺得很悲傷,我一貫不喜悲劇,一直擱著。最近隨著網劇與電影的熱播熱映,今天花了一天時間在家閱讀。
看完了卻沒有想象中的傷痛,反而覺得很現實。是不是當你覺得不痛了,或者沒那么痛的時候,也許是正在遠離青春的時候。
一個個人物形象還是很鮮明動人,耀眼的陳尋,溫暖的喬燃,熱血的趙燁,明艷的嘉茉,敏感的方茴。你是如何看待陳尋的背叛,一開始就覺得這樣的男生,注定跟方茴走不到底。年少輕狂,自負愛玩,怎么能給自卑內向的方茴帶來安全感。不過真的很討厭他腳踏兩條船,不愛了就是不愛了,背叛了就是背叛了,沒有那么多的借口,不清不楚的態度更傷害旁人。
對于方茴,這個可憐的女孩,家庭不圓滿,初中又有男生因她死去,這一路坎坷的成長,難免導致她心理有問題。我嘗試去理解她失戀后需要肉體的疼痛撫平內心的創傷,發現唯一的好朋友也喜歡上男朋友,少了可以傾述的對象。生命中好不容易出現這個男生,就像黑暗的世界難得一見一抹陽光,承諾跟她永遠在一起,最后卻還是對不起她。方茴對于感情把精力全都放在一個人身上,但女生其實不要太作也不要委屈自己,因為沒有人會時刻遷就你,而最應該去愛的還是你自己。陳尋最后的變心,也是因為長時間方茴帶來的壓抑感,讓他不耐煩想逃避。不過在方茴那里很悲涼的一面應該是,我從來沒有招惹你,你為什么要來招惹我?既然招惹了,為什么半途而廢?
變心無需理由,愛情卻需要條件。在最后你會發現所有的不舍得與不甘心其實是源自你對自己的不狠心與不果決,但那并不是要去自我傷害。也許,青春總是留有遺憾的,所以灌籃里湘北沒有奪冠,所以對待校園的情懷,我們也只能用來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