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生來就苦,所以有了佛,有了眾多其它宗教,有了現在身心靈的課程,有了各種心靈雞湯的書,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讓蕓蕓眾生脫離苦海。但是所有這些,說到底都是要自己去悟,悟不到也就依然在苦海中掙扎。
? ? ? 那有沒有什么方法能讓普通大眾脫離苦海,體會到生活之美呢?有的。最近我看了《日日100》這本書,作者松浦彌太郎給我們指出了一條明路,就是通過你每天的戀物,愛自己該愛的東西,常常愛,日日愛,久久愛,跟你愛的這100件東西發生足夠好的感情。這些小東西,小到筆記本、喝水杯,大到一個屏幕,都可以是你快樂的源泉。所以,物欲不一定是不好的,管理好它,可以成為你的快樂,是你脫離苦海的一條捷徑。
? ? ? 學習并用好松浦彌太郎的智慧,這個號稱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的智慧,會讓你的生活中跟你息息相關的物件都閃閃發光,從而你的生活也閃閃發光,再從而你的心靈也閃閃發光。
? ? ? 做法很簡單,列出你生活中息息相關的,也就是幾乎每天或者經常要用的物件,比如內衣褲,水杯,牙刷,指甲鉗,背包,手機,護膚品等等,先列個100件,實在列不出100件也列個10件,其實應該會有超過100件。這是我們每天都接觸到的,要跟它們培養耳鬢廝磨的感情,相看歡喜的感覺,從外觀、質量、實用、品牌等方面去挑選,當然,要根據你的經濟實力。如果我們懂生活,即使不用很多的錢,也可以過得很有質量。比如我最最近愛上手沖咖啡,研磨機從幾十塊到幾千塊不等,手頭寬裕就選擇價格高的,手頭拮據就選擇經濟實惠但好看或好用的。最主要的是你必須要喜歡它,當你使用時就像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你會用得心情舒暢。
? ? ? 我們要允許自己的心里的一點小物欲,讓自己適時的歡喜。這些物件在你生命的意義,也就是你生命的意義。我們要讓自己有審美意識,不斷去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用物、用情、用時間,這個過程也是把我們自己的生命變美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