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色達在大面積拆除的新聞,腦門一熱,就召集最近想去色達的朋友建了一個微信討論群來專門討論組隊去色達。
其實真正吸引我的是五明佛學院。
在距離色達縣城還有20公里的地方,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就是舉世聞名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也稱色達佛學院,1993年被美國《世界報》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
現在的喇榮五明佛學院已經駐留了約5萬人,其實有三萬多的藏族人,一萬多的漢族人和三千多的外國人,這里堪稱“東方耶路撒冷”。
在佛學院修行的人住在這些密密麻麻的房子里,這些小屋每一間只有幾平米大,兩個房子之間只要有空隙,僧人們就會見縫插針的建自己的小屋,涂成褐紅色。
久而久之,就有了現在色達紅房子的延綿壯觀景象。吸引了多少旅行者前往一睹她的風采。
但只有真正去過的人才會明白,這些紅房子除了給游客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它們也經受著岌岌可危的風險。這里地處山谷,也是風口,由于常年寒冷,密密麻麻的木質紅房子里都在使用取暖器和電磁爐,但凡有一間木屋電路老化起火,誰也不敢想象火勢在風的作用下會有多么兇猛,更無法想象居住在這里的近萬人在短時間內往何處逃生!
色達改造的起因源于幾年前的那場大火。由于房屋規劃不合理,基礎設施年久失修,火災隱患較大,所以國家出錢拆除不合理的建筑,修建消防通道,同時改善僧人及游客的生活水平。
記者2014年1月孜州政府新聞辦獲悉,該州色達縣五明佛學院火災原因已初步查明,系電線短路引發。
2014年19時50分左右,色達縣五明佛學院覺姆經堂后方僧舍發生火災,經過6000余人6小時的連續奮戰,大火被撲滅。此次大火燒毀“扎空”(僧舍)150間。
去年夏天開始,一直是零散施工作業,直到今年4月才加快了進程,開始大面積施工。拆除的房屋將改建成消防通道,也將新建菜場、浴室、飯店等,改善學生們落后的生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改變是必然的,而所有的改變,都將付出代價。
對于這一系列改變的代價,多年前的麗江即是證明。麗江原著民的搬遷看似可惜,但每一個離開麗江古城的原著民,都歡歡喜喜地住進了新城的樓房,并由租賃人斥巨資將破舊不堪的庭院改造成風格鮮明的民宿,才有了今天中國民宿業的先鋒。
其實色達跟麗江還是不一樣的,前文提到色達五明是藏傳佛教最大的一個佛學院,這里有來自各個地方的人在此修行,但是大多數人是沒有在當地公安局登記備案的,房子也是沒有經過任何手續自己修建的,這些無論從僧侶修行還是當地穩定來說都是一個潛在的隱患。
先清查人口,后房屋規劃才是色達改建真正的原因。
幾年前第一次看到色達,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僧舍,那種人與自然對抗但又和諧共處的感覺很是震撼,所以最讓我糾結的就是改造后的色達失去這種感覺。
這是在網上看到色達改建后的效果圖,從圖上看消防通道修的有點寬,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大學宿舍,有點糟心。雖然人與自然對抗的感覺不會消失,但一定會大打折扣。
消防通道的修建,規劃不合理建筑的拆除,基礎水電設施的修繕,極大降低了火災發生的可能。對當地人來說是好事兒。
對游客來說,無需忍受污水橫流、臟亂差的環境,也是好事兒。
所以失去了一處拍照的好去處雖然可惜,但我們也不能因為要保留我們眼中的風景,要求當地人原地踏步,當地人也沒有這項義務。改善無可厚非,唯一希望的,是它不要變成世俗的樣子。
佛學課后,上師索達吉堪布向他的學生們說明情況,他說:4月計劃拆除房屋3325間,未來將要拆除的數量不明,非四川本地學生將陸續遣返。最終佛學院會留下僅5000名學生和6000棟房屋,以控制規模。他說,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哪怕你哭得很大聲也不行。
我們一群年輕人差點腦門發熱從河南跨過兩千公里跑去看色達最后一眼,其實色達一直在變。
因為前年色達就立滿了各種塔吊開始大修特修了,跟我幾年前第一次看到色達時的感覺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而且色達的改造計劃已經進行了一年了,也早已不是原來的樣貌了。
在這個總把信仰掛在嘴邊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容易迷失的時代里,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個色達,保持信仰,心有敬畏,這就夠了。
最后感謝稻城老蔡和色達彼岸花開客棧老板對我寫這篇推文的幫助。也歡迎想了解更多關于色達和稻城的朋友私信我。
最后再送給大家一段話:
有些人、有些物、有些地方
你總以為他不會走、不會變
永遠在原地以自己不變的樣貌等著你
可是,唯一永遠不改變,是不停的改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