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工作日,我要趕到市內去參加一個課程。站在路上,腦海規劃了一下線路圖,公交車轉地鐵無疑最好,可以免掉堵車,但是要走很長的路,而且我忘記了培訓中心離地鐵口的距離。
于是我立馬就打開了滴滴,還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快車,為什么?因為快車比出租車舒服便宜,也比專車便宜??傊遗袛嗟木褪强燔囀潜茸罡叩囊环N出行方式。
快車的確很快就到了,但是遇到了大塞車。似乎是我走到哪里塞到哪里,更可怕的是,師傅并不熟悉線路,原本可以繞過塞車的路段,卻屢屢出錯。結果是,我遲到了50分鐘,用了整整一個小時到達,費用是66塊。
第二天,我起晚了,9點鐘開課,8點15才到路口等車,這次我毫不猶豫選擇了滴滴出租。原以為會吃到的,沒有想到,的士師傅8點37分就把我送到了目的地。用時22分鐘,費用44塊。我還在樓下不緊不慢地吃了一份可口的早餐。
原來有些便宜只是我們以為的。
其實,我們當下每做一個決定,都應該有一個最要緊的目的。比如,我們選擇了以為的省錢,就不應該奢望省時間,我們選擇了省時間,就不該再奢望省太多錢。而事實上,我們以為的省錢并不省錢,有時候連時間也有可能失去。那些好的體驗只是一個高的概率。
那到底如何選擇??
第一,每一個選擇都有選擇的理由,就是我們所說的目標,當下你最看重的那一個是什么?有哪些方式可以讓我們達成?哪一個是最優勢的?
第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提高更大贏的概率。
第三,某種程度上,盡可能放下我們的貪心。
劉潤老師在他的五分鐘商學院講項目的三角形,優質,快速或廉價,只能選兩項。
我們不可能什么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