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么年輕,為什么不去做呢?
講個自己的故事,它改變了我很多,讓我了解自己,自由做自己。
周游世界是我愿望,初中開始當起了“驢友”,行走草原,雪山,森林。直到大學,用近100天從成都騎車到新加坡,才真真明白我的愿望。
我是吸血鬼
這趟騎行我并沒有刻意準備什么,只有決心。單純如我,果然歷盡了“磨難”,大部分夜晚,我都睡在兩棵樹之間的吊床上,還有陪伴我的銀河與海風。
緬甸人幾乎人人信佛,村里每隔幾公里就有金碧輝煌的佛塔,而自己的家卻簡陋得難以置信。騎車穿過鄉村,時常有穿著破爛的小孩出來“討要”禮物,還有更多勞作中的小孩,例如提著瀝青人工修路。在我們看來,他們的生活是艱苦的,而讓我們意外的是,他們往往會首先露出雪白的牙齒向我們大聲問好。
晚上我們借宿在一個餐館,我與店里的幾個年輕人手舞足蹈的交談,他們好奇的圍在我身邊,我就講了一些常識,例如周邊有哪些國家,家鄉,世界大事件等等。我至今仍然影響深刻的是,一個小伙子拉著我的手已經哭了出來,說,“I will never forget you!"。
還有無私的農夫,漁民,愿意收留我們借宿(借地方搭帳篷)幾十位陌生人,我們幾乎從未被拒絕過。
剛出國時我們還心驚膽戰,處處小心,但這樣的故事天天發生,一些在國內看似不正常的事(真誠的陌生人),在外面變得正常。每當夜幕降臨,獨處的我便會胡思亂想,這來自整個世界的善意是真實的嗎?
一次次與本地人交談,與同游西方人的交流,就像在一層,一層撕去我身上的繭殼。
我的愿望,我的渴望,我的欲望,噴涌而出,我發現這個世界好大,我要不停的走,我就像生下來就一直饑餓的吸血鬼,要給這個世界一頓咬。
痛快咬過之后,回頭看看以前的自己,活了20多年也不知道世界原來如此精彩,自由的力量是這么強大。
其實生來我們就有這樣那樣的愿望,小時候我喜歡用筷子敲碗,當然沒少被胖揍了。初中特別喜歡畫畫,那三年我記憶猶新的一個畫面是,我作的畫貼在了教室的墻上,后來中考來了。高中前兩年就在想著弄個論壇,弄個社區,糾集同學當了斑竹,當然被班主任叫停,要高考。開過淘寶店,掙了錢,但是父母說,要高考。
從小我們被不斷灌輸的價值觀,是要守規矩,考試爭第一。我們被賭上16年最富有想象力的青春年華去實現了誰的理想。
我的弟弟高中輟學,他特想好好讀書,但可能真不是那個材料。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他身上那股想要改變的勁兒,可是怎么努力也不被“承認”,已經扭曲的價值觀讓他自信心倍受打擊。親愛的弟弟,你可曾知道,年輕就是你的財富,未來有多少無限的可能等著你,只要你學會做自己啊。
做
旅行結束,目前我也工作到第三年,我之所以熱愛這份互聯網工作。是因為這些年,互聯網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世界”,從最開始的電商,團購,電影在線選座,在線叫車,到如今各種生活服務都因為互聯網變得便捷。
年輕的互聯網提倡的價值觀是自由、平等、分享,這無疑是一種回歸自然,回歸人的本性。一股股創業旋風吹動青年的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創業。這給了青年朋友很多改變的機會,全國越來越多的青年聚在咖啡館,工作室分享與交流。
回到生活,朋友們因為互聯網的便利,更容易的發現各種興趣小組與線下活動。從最初的講座,到分享會,交流會,都在不斷給我們青年朋友的機會發現生活的更多可能。
而做,才是理解自己的最佳途徑。就像前面我的故事,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上,而不踏出第一步,我永遠都沒法去到亞洲大陸最南端,收獲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認識自我。
小伙伴,我們需要你
一起籌劃一個智能興趣活動平臺,當你寫下一直想做的事,就有志同道合的人找到我,一起去完成它。
平臺自動幫我們組織合適的伴侶,籌集資源,你只需要下決心。
這就是我和小伙伴們想做的事,如果你也有同樣的愿望,加入我們吧,
趁我們年輕,為其他小伙伴做點有意思的事情。
眾籌一個平臺幫助你做這些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 抱起吉他,彈唱一曲
- 畫出你眼前的世界
- 學習編程,了解計算機的世界
- 去旅行,去不可思議的地方
- 參加馬拉松,或者裸奔
- 學跳舞,身體隨著音樂律動
- 拍個紀錄片,記錄感動
- 和陌生人搭訕,感受來自世界的善意
- 和喜歡的菇涼(大叔)搭訕
- 堅持讀完一本本喜歡的書
- 寫一本書,畫一本漫畫給自己
- 開一個小公司,體驗掙錢的不容易
- 再學一門外語,體驗不同的文化
- 紋身,烙印最深的印象
- 賣唱,流浪,自由的生活態度
- 收藏自己喜愛的稀奇古怪的東西
- 辭職開自己的工作室,當自己的老板
- 留一次長發,理奇怪的發型
- 開個客棧,咖啡館,與朋友們侃天說地
- 養一只狗(寵物),體驗無條件的愛與被愛
- 開始跑步,健身,練出六塊腹肌,在朋友圈炫耀
- 開始吃素,克制食欲,綠色飲食
- 蹦極,跳傘,攀冰,滑板,小輪車,滑翔翼,一切極限運動
- 一次演講,眾人矚目下表達思想
- 做公益,支教,當一名養老院志愿者,自然保護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