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嘗試了four Corner 游戲后,在期中復習課上,我又用了four Corner游戲,并且嘗試了新看到的關于問答的游戲,分別用作對詞匯和交際的復習。
教學對象:中文二
教學重點: 半學期所學的內容復習。快樂漢語第二冊,一到八課。
教學環節:
1. 準備過程: 整理出期中考試復習大綱,詞匯、語法、交際分單元列出。多備一份詞匯表。
? ? ? ? ? ? ? ? ? ? ?大張的彩紙四到五張, 常用的交際問答寫在小紙條上。按單元分好。
? ? ? ? ? ? ? ? ? ? ? 將詞匯表貼在教室四角。一共有三個單元的詞匯,另一個角貼的是課堂用語。
2. Bell work: 學生自己訂正昨天的小測。
3. 簡單講解昨天小測中出現的錯誤。
4. 學生兩兩一組,手持考試大綱,分到各個角落去學習,小組成員互相合作,確保都能理解詞匯表上的每一個詞的意思。對還不太熟悉的詞,可以寫在大綱上的相應的詞匯表內。在復習完后,將名字寫在詞匯表上。到另一角去。
5. 學生在復習詞匯的時候,老師將大張的彩紙貼在教室四角。將問題按單元分成四組,放在各個角落。配上彩色的便簽紙。
先復習完詞匯的小組成員,可以開始復習問題。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將問題的答案寫在便簽紙上,然后貼在大張的彩紙上。復習完畢后輪換到另一個角。
6. 到新的問題角時,這組學生可以通過確認將問題卡和已寫在便簽紙上的答案一一配對,并且檢查答案是否正確。確認完畢后輪換到下一組。直到復習完所有的問答。
7. 老師在白板正中貼上一張大的彩紙。引導學生回憶復習這半學期學過的語法結構。老師板書在彩紙上。
8. 將問題卡放入一紙巾盒中,學生輪流抽取里面的問題,并回答。
小結與反思
1. 分組的時候,按學生程度分。程度好的帶一個基礎稍弱的。這樣學生可以互相幫助。
2. 問題卡,大張彩紙都要事先準備好。大張的彩紙也可以事先貼在四個角落。今天因為時間匆忙,沒來得及貼。但是趁學生在復習詞匯的間隙中,貼好了。
3. 學生復習詞匯時,老師在一旁巡視,引導,監督。對很快完成任務的小組,老師可以采用抽查的方式讓學生回答生詞意思,檢查學生有無偷懶,是否真正記住了所有的單詞。
4. 在學生分組解答問題時,游戲的設置目的是檢查學生能否回答出相應的問題。但是因為學生分組輪流進行。那么到第二組的時候,其實每個問題角的問題基本上都有了答案。那么輪換到新一個角的學生需要有新的任務來鞏固復習。所以臨時安排了一些。具體如下:每組第一輪,是負責解答問題,寫在便簽紙上。而第二輪是將問題卡和答案配對,便檢查答案正誤。第三輪,則是學生取下問題卡,根據答案,寫出相應的問題。(由于事先設計不周全,復習效果不如詞匯的好)
5. 最后一輪的抽簽答題,是對學生復習問題的考察。抽簽形式的隨機性也增強了游戲的刺激性。比較的方式應該是學生還是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抽簽答題,答對組得分。通過游戲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不是學生坐在各自的位子上,分別答題。今天讓學生在各自的位子上答題。自控力差的學生在等的時候,不聽他人的答題,而做自己的事情,或講話,影響課堂。
6. 問題環節采用海報和便簽紙的方式靈感來源于pinterest 一個類似的小游戲。設計的初衷是學生自己解答,老師引導幫忙。而后問題海報可以繼續留在教室的四角,學生第二天進教室時還可以查看復習。
總的來說,復習的效果還不錯。在小組分配上和整體環節設計上還算成功。學生一直都保持忙碌,參與度高。學生反饋也比較好。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是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