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貴陽無疑是在地理課本上,只是那不過是邊陲不遠一多彩的山城,直到聽到一定居加拿大的貴陽人說起他的家鄉才算是有了基本的概念,畢竟以后提起貴陽,第一想到的就是它的“重陽輕女”了。
帶著對貴陽的無知,從小城賀州直接來到貴陽。
從龍洞堡下的高鐵,與飛機共一個出口,搭機場大巴出站,陰暗的道路旁,映入眼簾的就是大大的“爽爽貴陽”。
原來這才是貴陽的真相,一座可以讓人爽起來的城市。
搭公車游覽這個城市,在未可知該到哪一站下車時隨機下了車,去尋找食物填飽肚皮。
在人流涌動的一家路邊攤就坐,點了一份牛肉木桶飯并瓦罐湯,最初吃到這樣的搭配是在贛州一小縣城,可是那是一次愉悅的體驗,而這貴陽這里這份餐卻是讓我感覺到貴陽何謂之“貴”了。
在南明河畔入住七天,享受一份寧靜,貴陽的晚上,秋風習習,全然不同于此刻的嶺南,可以安然入睡。
第二天晚起,悠哉到貴州博物館,可是來回走過而走錯了方位,博物館之小,一如貴州之于全國,大概除了可以賣的奇珍異石,就只剩下彩色了,可是這里只有五彩,廣西可以有六彩,而云南很顯然可以到七彩繽紛了。
博物館幾乎無游人,甚至工作人員都會驚異背著相機的我是否走錯了門,畢竟不足千米就有貴陽的第一山——黔靈山。
在黔靈山入口處吃了份十足的羊肉砂鍋面。花五元買了張門票,而后整個偌大的黔靈山此刻就屬于我了。
入門,唱紅歌的占去門口一大片地盤,于是麻將桌就擺到了半山腰。山中有各條道路四通八達,而我選擇了少有人走的白象峰,因為沒有風景,再者對于每天都奔波在山上山下的貴陽人來說,爬山大概對于他們毫無吸引力。
翻過南峰,躍過主峰,抵達北峰,如此而已。
繼續轉悠,可以路過當年張學良被囚禁之處,可以一覽當年趙四小姐那把可以殺人的拐杖。從這里出來之后就可以去到黔靈山最有趣的地方——動物園。
獼猴是這里的主角,會恭迎游人們的到來,溫柔地拾起丟給它們的食物。動物園不大,可是鐵柵欄里卻關著各種動物,從東北而來的東北虎,到印度的白虎;從非洲鴕鳥到美洲蟒蛇。動物惡臭陣陣,可是阻止不了游人的駐足,更何況天生就懂得用那肥胖的身體賣萌來俘虜人心的黑熊。
大概是資金短缺,這里散發陣腐爛的異味,而且空著的窩也少了一些身影。
繼續晃悠,在園中可呆上一整天,可我想著趕快離開這里,天空灰蒙蒙的,并不如我預料的,人很多,可是我不知是否該在下一個路口離去。
晚上搭火車南下,焦慮如同天空中霧氣一般,幻想著會消散,可是卻望不到頭。
貴陽原意是貴山之陽,既然貴山已不復存在,而黔靈山成了其第一山,不如就改名為靈陽,或者黔靈陽,這樣至少可以和藏羚羊比肩了,而藏羚羊屬于保護瀕危動物,可是黔羚羊卻是美味無比,此行唯一可足道哉的大概也就是貴陽的吃了,雖然這里收入高攀著物價,可是至少可以從五元到五十元的面可選,而且這里辣椒也可分為三種,一種紅辣椒,那不是辣椒,那是多彩貴州的調料,另一種青辣椒,那是蔬菜,也不是辣椒,唯有曬干了的,可以磨成粉的才是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