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就聽說過吳曉波老師,但是一直沒有拜讀過他的文章,這次在kandle上看了他的這本書,確切的說應該算是他的專欄匯編吧。從財經出發,同時又講了許多人生哲理,不得不讓人點贊,我自然也路人轉粉了。
經典的語句很多,前期簡書上好像有人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吳曉波送給年輕人的八句話》,那八句話我還專門收藏在我的有道云筆記里了,當時就覺得這八句話簡直一針見血,好像就是在給我說,看完他的這本書有了更深的感受,當然也有了些許無奈與落寞,感受最深的主要是這三句。
1.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生命短暫,人生本來就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不管你愿不愿意,時間從來不會停留,它不會加快也不會減慢,確定的是生命的流逝,不確定的是流逝過程中你的狀態。其實每人都有很多無可奈何,沒有人愿意浪費生命,每個人都知道生命的寶貴,但生活與現實常常會束縛著你,讓你無法隨心而動。就拿我來說吧,每天的工作都是一些無意義的瑣事,常常想不顧一切的沖出“牢籠”,但體制所限,根本無法出去,或者說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常常不想這么浪費生命,可是現實的束縛讓我只能低頭,默默的接受,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空閑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吹自己想吹的牛逼。我所在的環境已經沒有權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歡的未來了,如果你僥幸可以,請千萬不要錯過!
2.你應該有一份不以此為生的職業
這句話又一次說進我的心坎里。職業的選擇應該來源于興趣和責任,而與生存無關。雖然讀了十幾年的書,但我從不敢說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但那并不能妨礙我選擇一個感興趣的職業。現在的職業確實充滿了責任與榮耀,但更多的是無奈與不合理。或許看起來挺輕松的,待遇也不錯,但給人更多的感覺是過于舒適,更像是養老的職業,這種工作生活讓我感到恐懼!其實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我自己的興趣是一時興起還是真正的夢想,但我至少知道,現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或許離開后,生活可能會很辛苦,而且待遇也沒有現在好,但至少會有很多自己選擇的機會,年輕就要嘗試,再不嘗試就真的老了。
但事實上,我還是無法義無反顧的逃離這個體制,或許是因為對未來的迷茫讓我失去勇氣,只能低著頭默默的藏在這個籠子里,接受現有的生活。
3.再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
這句話很多人第一眼看了可能會覺得寫的特別勢利,中國從古至今好像對富人都沒有什么好感,為富不仁這類詞語層出不窮,我是窮人,我也沒有真正體會過富人的生活,無法真切感受富人的幸福或不幸,但我知道,一個人有錢沒錢無法決定他做人本質的優劣,好人和壞人從來不是用金錢來分辨的,金錢只是一個等價交換的媒介,是一個憑證而已,我們可以用人民幣買東西,當然如果你和賣家協商好,你甚至可以用書,用筆,用杯子去交換得到你想要的,這些東西有錯嗎?誰能說他們是萬惡的根源呢?我一直堅信,有果必有因,富人之所以富,無論他是投機取巧還努力奮斗,都能說明一點,他們擁有換來金錢的能力。我們不得不承認,物質的豐富勢必能夠帶來眼界的開闊,這是一個商品經濟時代,無論吃住行都需要金錢,金錢的增多自然會讓你體驗到更多沒有體驗過的生活,你會擁有更多的資本去換取不一樣的生活,換取更豐富的生活經歷,而這些經歷將會成為你真正的資本與獲得,你將會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角度與方式,而這些真的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
貧窮從來不是一個人不努力的借口,如果你每天都在糾結擔心你的吃穿住行,那么你又哪來的精力去實現夢想,去幫助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