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4.0第二周結束了,這周因為孩子發燒在醫院打針,影響了幾天的打卡,但是好習慣堅持和新習慣養成一直堅持每天完成。這周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胡班的稿件,對我從3.0以來養成的讀書的習慣中的一些困惑有較大的幫助。
? ? ? 這篇文章的題目是《知識焦慮的時代,怎樣聽書和看書》,下面是我的感悟:
一,讀書要更快更廣泛的涉獵。
? ? ? 對于自己又想讀學習類書籍,又想讀名著,暢銷小說,還想讀專業管理書籍的想法,終于解開了這個結,廣泛涉獵,快速增加自己的知識面。
二,利用一切多媒體資源,立體刺激自己的大腦,加速自己的認知迭代。
? ? ? 知識不再貧乏,知識的獲取方法也越來越多,不限于僅有的資源,從更多的媒體、更多的時間、空間去獲取需要的能量。
三,購買昂貴的學習用品能有效提高專注度。
? ? ? 知識付費已成常態,不要怕花錢不學,只怕不舍得花錢學習。易效能的課程就是我付費買來的,并且也開始了我自己付費購買知識的路。
四,廣泛的收集知識,建立自己的記憶體系。
? ? ? 對于自己想學的知識,不僅僅停留在想,計劃的層面,先“爛開始”,先學起來,不怕雜,不怕多,只要開始,只要收集,只要學習,就可以逐步達到自己所想。
五,把聽書作為收音機,磨耳朵,起到泛讀的作用。
? ? ? 喜馬拉雅開啟了我讀書聽書的生涯,這個習慣從一開始的做家務時聽《百家講壇》到現在的聽《把時間當朋友》,《四點起床》什么類型的書籍都可以從聽開始。
六,把聽書作為燈塔,指引你前進的方向。
? ? ? 聽書的時間大都在路上,休閑時間,做家務時間,聽的好的書,不過癮又去買電子書,還不過癮再去買紙質書,原來以為聽過了又去買電子書紙質書是浪費,卻原來發現“因為我們的時間都碎片化了,要想利用的好,就得隨時隨地都能夠接續上我們的學習任務?!?/p>
七,把聽書軟件作為資料庫,串起珍珠,再編織你的夢想。
? ? ? 聽書軟件有很多的摘錄和舉例,應該是這本書內閃閃發光的珍珠,將它們及時摘錄到筆記中,隨時可以檢索,再加工再利用。
八,聽書軟件畢竟限于篇幅,知識的容量沒有那么大。別指望全靠聽書軟件掌握知識。
? ? ? 聽書和讀書,讀書筆記相結合,不斷固化知識,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九,善用這個時代給你的最好的工具,結合其他條件和自身特點,形成一套適合你的學習方法,這才是最重要的。
十,讀了一陣子書,恨不得每一本都要背下來,覺得這樣才可能在以后用的時候能信手拈來,所以一本書讀完一遍,覺得好像什么都沒記住,就想再讀一遍,這樣下來讀書速度慢,讀完感覺效率也不高,總有很被打擊的感覺。原來一本書不用記住全部,只需要找到自己需要的就好了。比如《自控力》這本書,胡班說他吸取的東西就是“冥想”,就這一節知識就是有收獲了。
總結一下:
? ? ? 平時路上,及休息的時候聽書,感興趣的書需要買紙質的或電子版的,聽后再購買并且做讀書筆記,多讀書,多讀有用的自己感興趣的書,對不感興趣的書果斷丟棄,不要因為其他人讀就逼自己讀。需要的時候接受知識付費,接受重復購買。牢記“爛開始”,要先開始,先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