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我國單身人口近2億,正面臨第四次單身潮。然而單身人群里聽到抗議的最高呼聲是:吃你家大米了?TA們反省的結果是:脫什么單,是手機不好玩嗎?
一項關于單身男女的“五觀”調查里,愛情觀結果顯示,其中65%的被訪者有處女/男情結,雖然72%的人談了2-4次戀愛,但86%的人希望一生只談一次戀愛,而79%的人如果發現伴侶與其他人有性關系,會直接選擇中斷關系。
很多愛情電影都告訴我們愛情很美好,但可能也不那么容易得到,許多人也覺得脫單結婚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也是決定今后人生幸福的大事,但越來越多的人遲遲沒有脫單,到底是自己不夠優秀還是社會原因,還是因為其它的原因?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01
想要一個幸福和美的家
陶陶,33歲,事業單位職員
我成長于和美幸福的家庭,家庭氛圍輕松熱鬧,一家人一起在家吃火鍋,整燒烤,包餃子的美好時光讓人享受,從最初的買材料,洗菜切菜裝盤,串串、下鍋、上架烤,一家大小邊吃邊聊,小朋友在旁嬉笑打鬧,大人在旁評理談笑,到最后一起收拾清洗。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吃了一餐飯,更是一家團聚的快樂時光。
我是性格平和偏安靜的那種人,簡單的說就是與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時有點話嘮、粘人,包容性比較強,不主動與別人起沖突造矛盾,非原則性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剛開始工作不是很穩定,畢業后先回了河南,那里是家鄉,但是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便只身來到廣州。廣州是我的福地,在這里我幸運地找到心儀的工作,遇到了讓人敬畏的師長,結識了一生的摯友,但是在感情方面卻沒有遇到對的人。
因為廣州很大,有很多人熙熙攘攘,有很多車川流不息,大家每天都為生活為工作為理想為追夢忙忙碌碌。這么多年,我有一種感覺,或許我們也曾在人群中擦肩而過、也曾在同一趟地鐵各奔東西、也曾為同一個活動忙里忙外……但就是沒有走到一起。
感情的事情需要緣分,自己也是一個普通人,單身或許是比較宅,圈子較小,有的時候一個人也會過的很好,比如休息時會在家看看書、做做飯、溜溜電影、搞搞衛生,總的來說是個平凡又普通的人,不求大富大貴,不愛好高騖遠,喜歡踏實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生活、工作的態度。
現在我努力的找對象,還通過網絡發布了征婚帖,雖然不確定能否遇到合適的人,但是至少在努力了。希望未來的他沒有過于復雜的感情經歷,以誠相待,積極樂觀,北方人加分,有耐心愛運動愿意一起散步并帶我運動的加分。彼此溫暖,彼此守候,彼此欣賞,彼此包容。通過共同努力,擁有只屬于彼此的踏實溫暖的擁抱和幸福和美的家。
02
我想找個比我小10歲的姑娘
李先生,40歲,醫院集團管理人員
我出生在廣東某市城區一小康家庭,家庭和睦美滿。因為父親經商的緣故,自小事業心比較強,在讀書的時候就跟著老爸做生意甚至創業。
后來讀大學的時候選擇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商科的專業,后來還讀了MBA,高級會計師職稱。畢業以后進入了公立醫院,負責投資管理,目前年薪40W+,以前工作總是為了攢錢,現在覺得工作就是事業,要選擇做點有意義的事情,選擇行業很重要,目前國家醫療或者說大健康領域正處于深刻變革,痛點、危機和機會并存,就像蓋茨和馬云都說過,未來的首富很有機會就誕生在大健康領域,然而我正處于這偉大的變革時代和充滿機遇的行業里,我感覺真的可以老百姓做點事情,因此我是一個有情懷、頗有潛力的種子項目。
我把感情婚姻擺在人生的第一重要位置,若干年前我為了多陪伴年老的奶奶而放棄了一個很好的外地工作晉升機會,因為我知道有些事情錯過了就不可能再重來,感情婚姻也是一樣,所以對于我的另一半,我愿意把我目前的一切,以及今后擁有的一切都全部歸你名下,房子車子票子等等,才足夠表達我對你的感情與對婚姻的重視和承諾。
目前的我有責任心也有能力擁有一個幸福的家,也許你覺得我年紀較大,但研究表明真正適當的婚姻年齡是相差10-12歲,因為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生理期不同,而且成熟的男生更懂得愛護和珍惜女生,更有益于對小孩的陪伴和教育。
所以可能會尋找32歲以下的女生,希望她有重本以上的學歷,身高160-170 cm,未婚未育,不煙少酒??蓯刍驓赓|外表,性格較活潑開朗,身材勻稱,膚色較白,無整形,有一定的時尚生活品味,本人有點顏控,個人素質本來就是外表和內在的有機統一。
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到這樣的姑娘,年紀大算是我的劣勢,找年紀小的也會被說成老牛吃嫩草,但是實際上40歲的男人找40歲單身的女人也很難找。
03
愛情里是一千個對象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張先生,30歲,名企主管
很多人把自己打造成TA喜歡的樣子,以為這樣就勝券在握。
我感覺自己曾經就犯了這樣的錯誤,在了解女生喜歡某個明星的時候,我專門去了解這個明星,她說自己喜歡的明星喜歡燙頭,還專門燙了頭,增加好感度。
實際上,當你不確定的時候你總是刻意的表現,但是這種刻意會弄巧成拙。有一種電視劇里用爛了的狗血設定叫做“你很好,但是我們不適合”。
我總是在學習套路,但千篇一律的套路可能確實會讓對方短時間內對你產生興趣,但是長久的相處最后還是要依賴雙方“有趣的靈魂”,需要兩個人之間互相磨合,不斷探索更好的相處模式。
我有的時候很自信,但有的時候也很自卑,容易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但卻不太感覺出自己的優勢。朋友總說,
單身,不應該成為自卑的理由,正確的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打破自我層面的枷鎖是一場持久戰。時間有一個好處就在于你越來越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明確自己喜歡的類型,他們的輪廓也就越來越清晰。遇到合適的人之前,生活仍在繼續,我們也都在不斷成長變化當中,努力充實和提高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04
可能對愛情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于小姐,28歲,教師
25歲之前我對戀愛沒有什么感覺。曾經在大學的時候談過一段,但是畢業的時候和平分手,后來剛畢業就進入了一所學校,每天和學生打交道,在學校的時候領導和同事都對我很不錯,還有幾個玩的好的同事,平時很多時候都跟她們在一起。
感情上感覺沒有什么需求,自己也處于自娛狀態,會追星、會去看愛豆的演唱會,會打游戲,喜歡誰是老公誰就是,一天換一個。
可能一直都沒有再談戀愛,沒有接觸接觸和體驗到真實的親密關系,越會對愛情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赡茏约汉芤话悖瑢儆诠ぷ鬟€好,家庭還好,長相還好,但是可能對對方期望過高,希望家庭條件方面至少門當戶對,那種城市家庭,有房有車,身高必須在172以上吧,而且性格好、聊得來、工作和收入不錯,肯專一用心對我。
有人說我期望過高,不僅對自己認知不到位,還對對方期望值過高,預期與實際水平差別過大。自己死肥宅,還單方面要求對方高富帥,但是真的不能太差吧!
現在閨蜜一個個嫁出去了,想當年我把大部分業余時間都陪她們,但是她們一聲不吭的就領了證,就像那種提前交卷的同學一樣,讓人感到慌張。
05
如果愛情不是必需品,那么脫單愿望自然就不會特別強烈。
很多大齡”勝男勝女”精通博弈論,總是想對方很主動,對方更主動。
有的時候不是不想戀愛,換句話說心里還是十分渴望能有人對自己表白的,有人喜歡自己的,可能那種并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是如果TA肯表達心里還是挺開心的。當然,真的條件不符合的,直接拒絕。
如果婚姻不是必需品,人們可以選擇不結婚,可能真的也很好。比如在愛情投資和個人成長當中,能夠正視自己的戀愛需求,也不會“暫時不考慮”這個問題。
但因為更愛個人空間,看重個人成長,所以追求個人提升的優先級被放到第一位。不著急,不將就,是因為明白自己想要的,適合的,不愿意浪費時間和感情在普通人身上。年紀越大,如果真的是想找對象了,就沒有必要接觸那么多普通朋友,“我又不是缺朋友,我只是想找個對的人,陪伴一生”。
男的和女的不一樣,在很多情況下,男的會不斷降低自己的擇偶標準,到了一定階段甚至會開玩笑的說“只要是女的、活的就行”。
但是女的可能不同,年齡變大,但是可能條件更好,擇偶標準卻水漲船高,理想中的“他”又增加了幾條特質,比如不要獨生子女,寶媽男直接pass,不要太油膩哪怕開玩笑說自己“油膩”也不行,要小清新等等,脫單的難度系數繼續上升。
采訪的人中,有人單身是因為顏值無法達到戀愛水準。
有人單身是因為就覺得戀愛的成本太高太燒錢。
有的人已經有車有房有嫁妝,容不得一絲馬虎。
有的人工作太忙,沒有時間談戀愛。
有的人覺得談戀愛會耽誤學習和工作,一般人不配和TA談戀愛。
有人想開了,覺得一個人挺好的,習得性單身。
但是成年人字典里沒有“容易”兩個字,脫單真的是一件必須主動當成目標做的事情,即使你佛系、即使你條件再好,但是如果不去做就沒有辦法脫單。
離開單身牢籠不見得好也不見得壞,脫單之后可能你跳進另一片紅塵苦海。
我們都向往怦然心動的愛情,期盼對方和自己親密得充滿默契,或者長久來看是合伙人關系,那么就需要我們努力的經營去嘗試,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別人一個機會,相信幸福就在不遠處。
作者微信公眾號:曉多先生 (SZxiaoduo)
自薦首頁文章(閱讀量上萬、過千贊或評論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