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里,一份漂亮的、有水平的會議紀要,是你親自遞到公司領導手上的一份考卷,考卷得分高低,決定你是否升職和加薪。
寫好會議紀要,對任務的執行已經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對任務的跟蹤和反饋了。
那么會議紀要到底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會議紀要是圍繞會議的議題,客觀地記錄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會議的決策,以及與會者在會后續應該履行的責任和義務。
其意義是為了通過與會者把一些有用的信息帶到會議上,經過集體討論決議,以確定共同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約束與會者按照會議精神執行會議決議。
通過會議紀要,以文件的形式,記載會議主要內容,目的是為了檢查會議精神的執行情況。
會議紀要可以在會議過程中就開始準備,邊開會邊記錄,邊形成紀要,而且可以在會議結束前就征求大家的意見,達成共識。這種工作方式效率高,對會議記錄人員要求也高:打字速度快,領會會議要點準確。
或者,由會議記錄人員,記錄整個會議討論的內容;然后,會后整理,提取會議主要內容,形成正式會議紀要,送交與會者審核后下發。
兩種方式都可以,取決于會議時長和會議復雜程度。
會議記錄使用的工具,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在時尚工具很多,而且方便實用,能夠實現記錄的目的就行。
01
一個會議紀要的內容,通常按照順序包括:會議名稱、時間、地點、會議主持人、參會人員、議題、會議內容、后續行為跟蹤,以及會議紀要分發人員。
會議名稱:這個比較好理解,把開會的主要議題寫在標題里就可以了。
會議的時間:如實記錄就可以了。
會議的地點:如實記錄就可以了。
會議主持人:xxx
參會人員:xxx,可以記錄出席會議的應到和實到人數、缺席遲到或早退人數,有利于督促參會人員到場,并關注會議內容。
會議的議題:記錄會議總共有幾個議題,議題討論的程序和順序,還可以包含這些討論議題的目的和最終目標。可以在開會之前就把這部分準備好,可以作為會議進程的指導,避免會議跑題或者拖延。
會議的內容:這個部分是會議紀要的最重要的部分,在會議的過程中客觀詳實地記錄,記錄下與會者各方意見和建議、討論的過程和結果,包括最終會議決議和后續需要跟蹤實施的措施、負責人和行動計劃。
大多數會議只要記錄會議討論過程中的要點,即把與會者講了哪幾個問題,每一個問題的觀點等,作摘要式的記錄,不必全程記錄。
會議紀要要求忠于事實,不能夾雜任何個人情感,更不允許有意歪曲會議內容。
如果條件允許,或者重要的會議紀要,都要與每個與會者確認會議紀要的內容,避免歧義。
會議紀要分發:與會人員、與會議相關人員、任務執行人員等。
后續行為跟蹤:這個已經不是會議紀要的內容了,但是,會議召開人有責任對會議紀要的后續行為進行跟蹤記錄,反饋給會議與會人員那里。
02
根據上面的會議紀要典型要求,下面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 ? 關于公司會議紀要編寫的規定
會議時間:2017年xx月xx日
會議地點:公司會議廳
會議主持人:某某某
參會人員:公司中層管理人員
會議的議題:公司召開的各類會議,要求準備會議紀要的規定,以及對會議紀要編號存檔的要求
會議的內容:
最近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反映,會議量大,而且會議效果很不理想,會議效率低,執行差。因為頻于開會,很大地影響了正常的日常工作。
為了提高公司各類會議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就會議召開之后的會議決策執行情況和后續工作反饋效果不好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1. 對于小型會議,即少于3人的會議,各位管理人員一致認為沒有必要準備會議紀要,除非具有重大而且復雜內容的會議。
2. 對于3人以上的會議,無論有沒有后續工作要做,會議中或者會議結束后,都要準備會議紀要,這對會議內容做客觀的記錄,以備案可查。
3. 對于會議紀要中明確表示有后續跟蹤工作的任務,要有反饋,并且附上任務執行后的情況報告。
4. 所有會議紀要報給公司行政辦公室備案、編號,需要后續反饋報告的做好記號和反饋要求的時間,以備跟蹤提醒。
對于以上的內容要求,各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認為非常有必要,可以提高公司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執行力,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
會議紀要分發:
與會人員、公司高層、公司行政部門
會議紀要不一定要記錄全部會議進程中的全部內容或者過程內容,而是要記錄下會議的重要內容,特別是會議決議和行動計劃,以及相關負責人。
會議紀要語言簡練、邏輯清楚、描述準確,便于會議決策執行人和行動計劃執行人理解和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