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手機聽歌,忽然播放到馬頔的《南山南》: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南山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馬上就想到北海孔融。沒錯,三國的北海太守孔融。進而聯想到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聽了太史慈的求救,一起從平原縣趕去北海救孔融。然后救了孔融后,又馳援徐州救陶謙。當時是,曹操聲勢浩大,天下人皆以為不可與之對抗,眼看著陶徐州將要覆亡,誰也不去救。可是劉關張三兄弟竟然不怕死地去了。
想象一下他們三兄弟將要去做一件幾乎要丟掉身家性命的事情,去做一件正常人躲避都還來不及的自取滅亡的事情,然而關羽張飛都生死不計,與之相隨,劉玄德也不計此去是否是以卵擊石,憑著年輕人的一腔熱血與對大漢的一片忠魂對正義仁善信念的堅持,帶著一幫好男兒便去了。
“北海北,北海有墓碑”,當年北海城外,三人組領導的的驟馬急戰(zhàn),肯定會有尸骸墓碑留下罷。歷史已經過去一千八百多年了,我也不知道北海是否還有墓碑存在,是否還能找到當年玄德公與二位結義兄弟在那片土地上熱血流淌過的痕跡……想到這里忽然就淚目了。
玄德公……玄德公……我為什么喜歡“三國”的玄德公?因為曹操曾經為了一己私欲在宛城害死了大將典韋和兒子曹昂、侄兒曹安民。那么孫權呢?陸遜因為孫權的責備,驚憂哀憤郁郁而歿。
玄德征吳,以黃權為鎮(zhèn)北將軍,督領江北軍以防魏襲,后來玄德兵敗撤退,黃權因歸路被吳所阻,返蜀無計,遂降魏。掌法者欲以之拘權留蜀之家人,玄德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仍然厚待他的家人。及至后來有人跟黃權講,劉備把他留在蜀國的家人都誅殺了,他竟然說:我跟劉備、諸葛亮推心置腹,我們早已明白彼此是什么樣的人。我想劉備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流言未必是真,等一等再看看吧。后來玄德果然沒有令他失望。
要怎樣的主公,才能讓下屬這樣信任?
世人多知孔明之賢,若非玄德,能彰孔明之賢?能讓孔明念念不忘,并為之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的,惟先主玄德公啊~
漢,昭烈。
最近一個月狀態(tài)很差很差。發(fā)現了自己心理上的很多問題:焦慮癥、抑郁癥、社交恐懼癥、異性恐懼癥……時而陽光開朗豪放不羈,時而抑郁煩躁沉悶寡言,時而熱情活潑和藹可親,時而冷漠傲寒拒人千里……其實心里很明白應該是什么樣子才好。原本一顆好樹苗,之所以長成這樣一棵歪脖子樹,工作是一個原因,從小的生長環(huán)境也是一個原因。
因為狀態(tài)太差,加上口腔潰瘍反復發(fā)作(右邊好了左邊又疼了),時常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于是這篇……隨感寫的斷斷續(xù)續(xù),從下筆到現在應該快有一個月了吧?今晚下班比較晚,路上無意間念叨“北海北……”又想起玄德公,想起那個帶領二位結義兄弟奔赴北海去救援被一大群系著黃巾的農民包圍起來的孔北海的青年,那個從27歲開始浪蕩江湖一直到47歲還在顛沛流離寄人籬下一事無成,卻仍然沒有放棄夢想堅持信念的青年,于是勉力提筆續(xù)起從前的文思,將之寫完。
忽然想到九百多年前的那個夜晚,在那個夜晚,岳將軍面對丞相祠堂,忽然情動不能自已揮毫留下丞相的《出師表》……然而歷史總是這樣無情無義,毫不理睬后人對前人的嗟嘆,任憑你如何嘆息仰慕……
公子仲這一輩子,總是對玄德公念念不忘,怕是到老,也遇不到玄德公這樣一位老板吧?
想再翻翻《三國志英杰傳》,把君侯與鳳雛、元直與文遠給玄德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