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那首歌看哭了多少人,“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還在祭奠嗎?”這簡直戳中了在城市辛苦打拼的很多青年們的痛點,本來中午好不容易奢侈的吃了一回必勝客還挺開心的,瞬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于是我們都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理想都破滅了,人生太失敗了!”
可是啊,同學們,在你們制定理想時,沒有任何人給與你們任何限制,但是在實現時卻沒有人告訴你有了無數的限制。
這是個販賣成功學的世界,他的核心理論是,只要努力你就能成功。偏偏他還告訴你人人平等,誰都不例外。你要是膽敢質疑自己的智商無法成功,他立馬告訴你,成功等于99%汗水加1%的靈感,但不告訴你關鍵就是1%的靈感?;蛘吣阍俅翁岢鑫壹揖巢缓茫€是退出成功的角逐吧,立馬有人扇著大嘴巴子告訴你,梅花香自苦寒來,君不見潘石屹、俞敏洪、牛根生這些都是出自比你還窮的家庭。于是你終于相信了,你都不好意思沒有理想,你覺得,我一定可以實現我的理想,如果沒有實現,一定是我不夠努力。
然而,在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的主導觀念卻同這種人人平等的思想完全不同,人與人之間不平等才是正常,隨遇而安知足常樂才是明智的。絕大多數人深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只能接受剝削,而且逆來順受,只有極少數人才渴望財富和實現自己的理想。對神學家而言,理想的基督社會就是在教皇統治下的等級森嚴的社會,這正反映了天國的秩序。中國的古代神話里,天庭也是等級森嚴的,《大鬧天宮》里就規定了蟠桃是幾等神仙才可以吃。只有到了17世紀中期,歐洲才開始對平等理念進行思考和探索,隨著全世界的革命和發展,最終傳到了中國。
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國,托克維爾分析了永不滿足、過高期望同嫉妒和平等之間的關系,“世襲的特權沒有了,與生俱來的財富也沒有了,一個人可以任意選擇職業,這時,一個雄心勃勃的人自然會自命不凡,覺得自己可以從事任何一項重要的職業。然而,這一切順然是幻覺,他很快就會在現實社會里清醒過來?!碑斠粋€社會拆除了所有束縛人們夢想的樊籬,一個人也許學歷不如別人,出身不如別人,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堅信自己與任何人都是平等。
當然,的確,我們身邊真的有人取得了成功。有人通過選秀一下子成為全國知名的明星;有人開一個性用品店就可以占領媒體頭條;有人跟你一樣熱愛文字,可他不小心成了著名作家;有人跟你一樣曾在酒吧駐場,最后他成了著名歌手。所以你開始厭惡自己,將自己不如人意的生活歸結為沒有堅持理想,沒有努力奮斗。
托克維爾表示,在貴族的社會里,底層的仆人能泰然接受他們的命運,愉快的生活,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同時也不失自尊。然而,如今的媒體告訴你,這是不對的。你要相信你也可以成為貴族被別人敬仰,過上揮金如土的生活。表面上,輿論認為職業沒有貴賤之分,但是經常有這樣的稿子見諸報端,《北大學子畢業回鄉賣豬肉》,《白領放棄十萬年薪賣包子》,這里都包含著隱蔽但難以掩蓋的職業和地位歧視。(如果你認為我畫的丑,請不要告訴我。)
現代社會不鼓勵我們降低對自己的期望,你要是肥胖,他一定要告訴你,努力減肥,瘦了才有未來!如果你學歷不高,他會告訴你,趕緊充電,專升本、mba班、長江商學院隨時對你開放!
這個社會給成功很單一的定義,成功無非是名利雙收,媒體的渲染讓演員、歌手、導演、企業家、主持人等職位成為成功的代名詞。他從不告訴你內心平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一種成功。然而,試問,一個社會能消費多少演員、歌手、主持人,一個經濟體又能包含幾個老板、企業家,絕大多數的人只能成為追光燈外的黑色背景。
然而,沒有人相信這點,每個人都覺得我自己可以成為舞臺上萬眾矚目的人,我沒有實現一定是我還不夠努力。
諸如《老男孩》這樣的節目和一些勵志的書籍,如同是興奮劑和強心針,它注射到你的身體里,讓人“垂死病中驚坐起”,理想重新入夢來。他在光鮮亮麗的臺上喊著,臺下的朋友們,你們的理想在哪里?伸出你們的理想我看一看!什么?都包扎好了,那怎么行?趕緊揭開讓大家看看,別怕疼,努力下成功就要從血肉里長出來了!
這個社會不斷提高人們對自己的期望值,其結果就是很多人一輩子也無法實現理想,永遠無法獲得自尊。如同他給社會上的每個人都發了一張彩票,告訴你們里面有幾個人會獲得10億,幾個人會獲得1000萬,其他的金額如同微信里總額100分了10份的紅包一樣隨機。他不告訴你此中的比例,其實你也知道,但是不愿意相信。你覺得自己肯定是那個能獲得10億的人,不然福利彩票門口也不會總排隊了。
我當然不是說追求理想不好,也不是否認人人平等的政治觀點,我只是在闡述一種讓內心獲得平和和安寧的方法,斗膽對抗一下這個社會的浮躁。
有兩種方法可以使人變得富有:要么給他很多錢,要么限制他的欲念。
很多人并非最初就以為自己會成為顯赫的人物,我猜俞敏洪兒時也沒有立志要成為英語教父。他們只是碰巧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發力,碰巧遇到了社會的大環境支持,碰巧遇到了好機會,于是成功了。當然,他們也有努力,但并非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了一個超高的理想,他們只是走著走著發覺,原來可以做到這樣。在我們看來是理想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不過是下一步推進的計劃。
是的。我們期待的遠超過我們祖先們的想象,但我們付出的代價卻是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焦慮。我們永遠都不安于現狀,永遠都有尚未企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