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參加一場喪禮,外面高響殯儀表演隊,里面吵雜的人群,看著那讓我對生與死有另外的思考,人的一生,出生喜悅,滿堂歡喜,走時傷感,悲涼吵雜,人來人往,白云蒼狗,世事無常,歲月未曾饒過誰。
這也讓我想起了余華寫的《活著》,一位網友在看完《活著》問我,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生存,如果生活和生存只能選一個,你會選什么,我回答道,要是了無生趣的生活,那我會選擇有價值的生存,要是只是為了存活而生活,那我會選擇有愛人陪伴的生活。
我們會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得不來;我們最終會離開這個世界,是不得不離開。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能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時間。
我不知道福貴最后是為了生活還是生存,也許在我看來,最后的福貴已經是為了回憶過往的生活而生存,也許有一天他也做不動了,躺在床上回首往生時,他或許會后悔,或許會釋然,終于可以放下這一切了,自認最該走的人終于可以解脫自己,或許對他來說是最大的著幸福吧。
像少年派中的小男孩與虎同船,開始為了生存,而到最后與其生活,生存即是生活,生活也為了生存。
一個人的離去,凡事濁塵,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后我們留下的是什么,或許只是停留在人們的回憶與交口相談的過往中,但當歲月碾壓前行,這一切也將隨著時間慢慢變得沒有,只剩一塊小小的墓碑,模糊寫著你的名字。
如果子孫興旺或許還會記得來幫你打掃打掃,然后只知道你是祖宗,剩下已經是過眼煙霧,誰還會記得那平凡的你呢?
或許如同《尋夢環游記》中所講的那樣,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當人們忘記時,這個人的過往的一切也將消失,而他生活在靈界的生命也將沒有,將永遠的消失。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而這也讓我想起一部CG小動漫陰陽入殮師,入殮師最后把最愛的人入殮了,同時也入殮了自己一生的情,錯過的人,用了他一生的生命相伴。
小時候
問奶奶:星星是什么?
奶奶說:
人死了就變成天上的星星
現在
爺爺奶奶
變成了天上最亮的那兩顆
我常常望著夜空不說話
等星星說話
對于《我是演說家》中的康瑜來說,生活就是做自己所追求的,能放棄自己所有一切,而重新選擇自己生活的勇氣,對于她安于之前的生活或許是生存,而在鄉村求生存的反而是生活。
問過自己,人生生來何意,別人的生存或許是我們想要生活,而自己所在生存或許是別人向往的生活,我們時常迷失,為生存而生活,還是為生活而生存。
表面上你看到別人一群人瘋狂快樂,或許是一群人孤寂的頹廢,一個孤單發呆,或許他心懷悅事,獨自享受。
我想我的往生,或過后能安然老去,我不想痛苦病死,我不想親人朋友為了老來所病所累,如果那時國家已經有安樂死,那我想當自己覺死神想我談談我的一生時,我將興然接受,安樂死去,不必像請什么殯儀表演隊,也不用什么送行什么的,你若懷念,我自會收到,一切隨安,化塵化埃,選片美麗的大海,將我投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