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躺在沙發上,目之遠處,眺望窗外,眼里都是風景。
我看到的是家的東南方向,跳入眼簾的是公園翠綠的樹,綠意盎然,如一股清泉,植入內心,心底澄澈清朗。看著那惹人醉的綠,發發呆,任由靈魂四處游蕩,如此安靜的時空,不是一直渴望的安之若素嗎?但是,卻在靜好的時候,身不由己地會生出一種郁悶的感覺。人,真是一個奇怪的生物,尤其是我,得之不幸,失之麻木,什么時候,把自己活成了如此讓人討厭的樣子?
看更遠處,市民中心竟然就在眼底,那不是常常去的地方嗎?走起來要很長時間才能抵達。其實,眼睛看到的都不一定是最真實的。站的高看的遠,看得越小,才能彰顯自己的重要,也能放下更多的欲念。有時候看不開,就去爬山,現在最高的山頂,你就不會執著地為了貪婪而自我折磨。
為什么道理都懂,可總拽不住掉入深淵的雙腳?比如一直告訴自己讀書,修行,但潛意識就會去打游戲,好像那里有多巴胺誘惑著思想,身不由己地跑進那個怪圈。
再遠點,,眺望的更遼遠些,山巒連綿不絕,起伏跌宕,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能在自己的渺小里裹足不前,眼里沒有世界,家就是你的世界,你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你的家。聽聽,多有哲理,多能啟迪人心扉。悶就是把心關在家里,自找郁悶。心大的人,把心放在天空中,大海里,月光下,大樹林,與自然親密相處,把愛給了別人,能不收獲滿滿的愉悅嗎?
抬望眼,仰天長嘯,看目之所及處,豁然開朗,那有什么放不下,看不開,活著都會最終走向生命的盡頭,快樂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自己舒服,就是開心過好今天,想別人太累,渴望別人的需要,那是不快樂的誘因。人是群居動物,但又是高于動物的高貴者。你有你的天地,他有他的遼闊,常聯系,但也要不要喋喋不休地索要,那會成為別人的嫌棄。
安靜地眺望窗外,有偷偷擠出微笑寫寫日更挑戰,生活里不止有寂寞,還有一個人獨處時的悠然。看看窗外的風景,想想自己的思想有沒有被自尋煩惱纏繞。人是圓點,半徑就是人的生活方式,自己就是自己的朋友圈,那就用豐富的半徑去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風景,走好自己的路,人間清醒里不止是塵埃,春暖花開,一切所遇都是慶幸。
眺望累了,拿起身邊的書,書中有很多自己的朋友圈,與他們一起看窗外的光亮,興許能讀懂人間冷暖,也能感受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
人到中年,心情敞亮,多看看窗外,何以解憂?唯有健康。你想的再多,獲得的再多,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你會失去人間的浪漫與情趣也會淡化了活著的熱情,記住人生的答卷只有自己書寫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