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是關于鼓勵的學問,它的目標是培養內心有力量(堅定),有社會情懷(合作)的未來公民。正面管教在顛覆著傳統的懲罰、驕縱等教養方式,為新知父母提供“道”與“術”。
我和很多80后家長一樣,我不喜歡”管教”這個詞,太嚴厲。當我開始做媽媽的時候,面對月子里大多數時候呼呼睡的天使寶寶,我就傲嬌地說:我要做個溫和寬容有愛的媽媽。這種傲嬌隨著孩子的terrible 2到來,3歲叛逆期到來開始啪啪打臉了,直到遇見正面管教我才得以有信心繼續做和善而堅定的媽媽。
正面管教的情感臉譜和工具卡是非常好的工具,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學習情感認知。孩子小的時候還不能準確地將情緒描述出來,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孩子以哭鬧來達到一切目的。
在家庭日常里,可以通過臉譜上每一個夸張的面部表情和一個形容詞,來說明當下的情緒與感受。方便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進入孩子的世界中。
可以把情感臉譜和工具卡結合起來:
1、覺察和辨識情緒,認可并接納情緒
家長和孩子根據“情感臉譜”上的表情選擇一個或幾個符合自己當下感受的表情,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這個過程中也是在彼此認可接納情緒
2、可接受的疏導方法
從“正面管教工具卡”中挑選出一張或者幾張兩個人認為都適合的工具卡,進行工具卡上的方法解決當下的挑戰;
3、調整信念
當問題解決后,再次從“情感臉譜”中選擇符合彼此當下感受的表情,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看看是否有變化;彼此可以就此展開一個關于情緒變化,或關于工具使用的討論。父母可以使用“啟發式提問”進行引導,如,我注意到你的感覺從……變成……,你是怎么想的呢?……
講個小故事。
放學后,寫了一會兒作業的女兒跑去媽媽房間,一臉煩躁的樣子,看樣子作業不太順利。媽媽決定和女兒一起玩個游戲。
她們一起打開正面管教的情感臉譜來選擇心情。
女兒選擇了疲憊、擔憂、平和。女兒解釋是作業多有些疲憊,有點累,還有很多作業沒有做完,所以有些擔憂,但也平和。媽媽感受到了女兒的當下的不容易,跟女兒說需要一個擁抱,于是非常開心的擁抱在一起了
媽媽選擇了無聊,心煩。女兒說你現在看著也挺疲憊的,可以多選個。
接著媽媽和女兒就在床上玩起了工具卡,各抽一張看能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
女兒抽到了一張“自然后果”并朗讀了一遍內容。媽媽解釋說:避免說教這點媽媽做得不好,因為擔心你的作業,所以早上很啰嗦,向你道歉。我現在體會到你做作業很辛苦,很累很煩,再給媽媽一個擁抱好嗎?然后兩人又很開心地抱在一起。
媽媽抽到"特別時光"并解釋實際可以怎么操作,女兒很有興趣,決定把這張卡片保留著。后面又抽兩張女兒都不大感興趣就放回盒里了。在整個玩工具卡的過程,母女兩都特別開心,玩的很爽,最后也決定保留特別時光這張工具卡并執行它。
抽了幾張工具卡后,女兒主動要求要再玩情感臉譜。這回他選了好玩,興奮,解脫,自信,她解釋說玩工具卡很好玩,很開心也很放松,沒有了剛才的焦慮,感覺解脫了,而且現在覺得很自信。媽媽也選擇了興奮,好玩,憧憬,因為當下就是那種感覺,憧憬以后跟孩子的連接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情緒處理得好可以轉換成很多正能量,處理不當也可能會是洪水猛獸。身為父母的我們,要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要給孩子創造情緒安全的環境釋放情緒。
我是一個職場媽媽,家有一兒一女,過著雞飛狗跳一地雞毛的生活,仍然在堅持眺望詩和遠方,熱衷正面管教和教練術,本文為我的原創文,歡迎評論、轉發,并關注我的頭條號@父母成長生活教練(在今日頭條APP首頁,搜索欄輸入“父母成長生活教練”,搜索后,點擊“關注”即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