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Minimalism)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是一種設計風格,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
這是極簡主義在設計、建筑上的應用,而我想說的則是一種生活方式。很久以前就聽說這個名詞,但對它的含義卻不怎么了解。但后來,看到了很多地方都在討論“極簡主義”,才慢慢對它熟悉起來。但是,直到這次搬家,才算是真正有了深刻的理解。
上周末,跟朱一起搬家,我跟她的東西加起來足足打包了七八個大箱子,還有數不清的小件雜物;一輛面包車已經不足以裝下我們倆人的東西了,我是叫了一個載重兩噸廂式貨車才搞定。其中,我的書就占了兩個箱子的體積,搬家之后是這個樣子的,這還沒有包括電視柜下面的一柜子。
書看上去很多也很雜,各個領域的都有:專業書籍、小說、金融、心理學等等,很是能震住不少人。但實際上,這些書里面,完完整整看過的其實兩只手就能數過來。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原因以及漂泊在帝都的生活壓力,一直都搞得自己非常忙碌;可是,真的有那么忙嗎?或者說,真的有必要那么忙嗎?由于“忙忙忙”,而導致“盲盲盲”。“忙”得理不清頭緒,“盲”得分不清方向。
再加上現在是信息時代,自己又是身處這個行業的中心,每天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流攪得心神不寧,一會兒刷一下微博,一會兒看一下微信;時不時的查一下郵件,偶爾還看一看淘寶上包裹的物流信息……一旦手機沒電、或者網絡斷開連接就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六神無主。
對這樣的生活已經逐漸心生厭倦,疲于應付。是時候做一點改變了。在這里,“極簡主義”并不是萬能仙丹,但至少可以緩解我的問題。
我們常說“開源節流”,但是對于“極簡主義”來說,需要的卻是“開流節源”。
關于書
現在起,書架上的書沒讀完之前,不能再隨便買新書了——即使京東上搞“滿200送100”的活動也要忍住。每次看書只看一本,沒看完之前不能翻開其他書。看完的書,一周內寫讀書筆記;看過的書除了少數留著收藏之外,其余的定期捐出去。
關于生活用品
堅持“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原則。對于現在家里已有的物品,及時淘汰——捐掉、賣掉、送掉!比如家里的路由器——我有一個,朱有一個,雙十一的時候我又買了一個……
當然,“極簡注意”并不是提倡“簡陋”,而是“簡約”:不是追求價格上的低,不是追求數量上的多,不是追求功能上的華而不實;而是追求高質量的物品,高品質的體驗。
關于時間
不要同時干好幾件事情——妄圖榨干每一分鐘的剩余價值。實踐證明這樣往往是得不償失的。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就好了。這段時間以來, 我堅持跑步、堅持寫作,都證明這樣的安排才是最合理的。
并且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盡管去做,盡快完成的原則。
關于信息流
卸載手機上的大部分社交軟件,只留下微信常開——但不能頻繁去刷新。其余的諸如微博、郵件、QQ等,每天中午和下班的時候集中處理一下就好了;逐漸戒掉對網絡的心理依賴。
關于欲望
毫不掩飾的說,貪婪是人的本性。比如物質的享受、比如美食的誘惑、比如權利的迷戀、比如金錢的吸引。貪婪并非全是貶義,沒有貪婪的心,哪有前進的動力呢?
但是,畢竟世界太大,目標太多;所以保持對心中最渴望的事物的貪婪,而不要想對所有的事物都一網打盡。對我現在來說,那就是事業,所以盡早認清自己的目標,并保持專注,保持貪婪。
胡適曾經說過,“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那我們也“多一些行動,少談些主義”吧。
Perfection is achieved, not when there is nothing more to add, but when there is nothing left to take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