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初秋,大理仍在雨季末,從寂照庵往下走,蒼山的清涼微雨沁入心脾,自然觀察小組在懷賢亭再次匯聚...
? ? 這次的活動,以著秋天的名義,大家來認識果實,一開始,知更鳥就跟大家玩了一個游戲,把五顆花生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至于要干什么,保密……大家回到亭子里學習了種子的植物學知識,了解種子的分類,名稱,特點,好些名稱我是頭一次聽到,頗為新鮮。大家又分享了一些種子傳播的軼事,這時,知更鳥突然讓大家去把藏起來的花生找回來,原來,我們是一群松鼠啊~還真有的“松鼠”忘記自己的花生藏哪里了,不由得感嘆,這樣把松鼠的記憶力算計進去的傳播方式,是植物的心機?還是大自然的天工?
? ? 亭子里的活動告一段落,大家沿著山路往清碧溪方向走,本來是要尋找果實種子,不料,大家接連被各種山花吸引住了。山中的花大多都很小,假如不彎腰,不細察,很容易就忽略了,只是這一彎腰,一細看,便被這花中的乾坤迷住,相比之下,艷麗的大花結構反而簡單,越是細小的花,竟越復雜…… 雨燕對植物的了解很是讓我欽佩,那么多植物的名稱,他都能一一道來。大家一路拍照,一路記錄下這些開花植物的名稱,其中好多都很熟悉,在從小外婆和母親念叨的赤腳方子里出現過……
? ? 這個拍照,記錄的過程,莫名地讓我感到虔誠,有種熨帖的踏實感。想起之前和一個朋友聊起植物,我們聊到不被科學界認可的關于植物意識的實驗,被認可的關于植物條件反射的實驗,那些與人類,動物相似的反應,那些足以用處心積慮來形容的為了繁衍后代的行為。然而,在西方的詞匯里,一切與意識,智慧的詞匯都是以人為基礎的,植物不被認為有自我,因此意識,智慧都不能用來描述植物。我說:人類是多么的自大!在地球上,植物是比人類更古老的存在,誰知道,人類引以為傲的頭腦,是不是只是一種低維度的智慧,誰知道呢,自然的奧秘人類總也堪不破……
? ? 想起聊天中這位朋友說:他并不在意植物的名字,名字并不重要。忍不住莞爾,我記錄下來的這些名字,盡帶著前人的戲諛:狗肝(九頭獅子草),鬼針,牛膝,鴨跖,狼耳,水金鳳……多么樸素的想象力!假使它們分布夠廣,在不同的語言區域,想必會有完全不相干的名字,除了特定學科的實用性,不管對于大部分人還是對于植物本身來說,名字確實沒什么意義。然而,當我俯身,細看,辨認,記錄,我想,這虔誠之感,這意義,就在于我給予了植物尊重,與它交流,得到生命之間的共鳴,也是對自然表達的一種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