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廟堂高處最孤獨——梅長蘇悲涼,靖王亦悲涼

梅嶺幾度春共夏,瑯琊榜上再無名。梅長蘇悲涼,靖王亦悲涼。

他是長年帶兵在外,馳騁沙場戰功累累的靖王。他生性耿直,只認是非對錯,厭惡一切陰謀斗爭。阿諛奉承之人恐避之而不及,他由衷欣賞的人不多,但必定個個都是剛正不阿之人。

當私炮房的火焰殃及周圍百姓,他最先奔赴現場,把暫時無用的軍需物資帶給災民。蘇哲說,要讓朝中所有人知道這一舉動。而他說:“我做這些并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當蘇哲說他與戶部大人交好會有助他今后之路。而他卻說,以德交人,不希望在與人交往之中帶著任何手段和目的。

很多人說他傻,然而我卻偏愛他的性格。如果沒有他這股倔強正直的傻勁,又如何能正朝中爭權奪利、唯利是從的歪邪之風?

最開始,他對梅長蘇說“我知道你們這些謀士,不憚于做最陰險最無恥的事情,我也知道你們這些人射出來的冷箭,連最強的人都不能抵御。但我還是要警告你,既然你認我為你的主君,你就要清楚我的底線。霓凰郡主不是那些沉溺于權欲爭斗的人,她是十萬南境軍的總帥,是她承擔起了軍人保國護民的責任,是她在沙場上浴血廝殺,才保住你們在這繁華王都勾心斗角!象你這樣一心爭權奪勢的人,是不會知道什么是軍人鐵血,什么是戰場狼煙的。我不允許你把這樣的人也當成棋子,隨意擺弄隨意犧牲,如果連這些血戰沙場的將士都不懂得尊重,那我蕭景琰絕不與你為伍!”

看了這段,很多人說靖王竟然對梅長蘇如此狠心。然而,他并不知道他就是林殊,眼前這個人對他而言就是個玩弄權術的陌生人而已。而到相認之后,他回想起過去斥責梅長蘇的種種,你可又曾知道他有多深的懊悔呢?

他是個驕傲的人,可以無所忌憚地睥睨所有玩弄權術之人,卻只為林殊一人流淚。這是怎樣一種情義。多年過去,兩個好友都未改變。他可以自由浪跡江湖之遠,而他只能在高高的廟堂之上承受無盡孤獨。

靖王他可以心懷天下,而林殊卻是他心里過不去的坎。

當他還不知道眼前這個冰冷的謀士就是林殊——

他執意要救林殊副將衛崢,哪怕明明知道會這樣落入陷阱。

梅長蘇問:“你這樣做值得嗎?”

他煞紅了眼睛反問:“如果死后見到林殊,他問我為什么不就他的副將,難道我要說‘因為不值得嗎'?”

他斥責語氣間竟帶著一絲哀求——“因為他是林殊的副將,這或許是我唯一能為他做的事情,我怎能坐視不理?”

他知道他是林殊之后——

梅長蘇說:“我現在再打不過你了。”

他說:“你現在這樣,就算你打我,我也不敢還手呀。”

梅長蘇說:“你現在是太子,我打你不是找死嗎?”

明明是相互打趣,他的眼眶卻濕潤了。

當他知道林殊曾經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手,變成如今這般無力的模樣。曾經金陵城內最明亮的少年,變成如今冷眼攪弄風云的謀士。

或許只有林殊知道他心里是怎樣一種滋味。

方才相認,卻又再次人鬼殊途。

“我不要他活在我的心里,我想他活在這個世界上。”

廟堂之高,卻再無知己與他共話千秋;朝堂之上,仍會有志同道合之士與他共謀國事。他孤獨,因為他的傲骨。他不孤獨,也因為他的正直風骨,吸引了一批心系天下的有志之士心甘情愿替他打造一個屬于他也屬于天下人的盛世。

他對情義和正義的執念,注定能與他交心的僅林殊一人。

他用半生來懷念林殊,卻又要用半生來祭奠梅長蘇。

青磚黛瓦 故景如舊

草木無情 不解凡憂

當時烽火驟焚盡幾多殘留

一襲白衣祭故人 陳情此時休

霽月清風 瑯琊榜首

誰記昔年 策馬風流

十載倏忽過 幾回魂夢舊游

又多少冤魂織就 那緩帶輕裘

爾虞我詐斗 無論緣由

本喚作成王敗寇

這風雨一路 他只影獨走

拋卻歡喜悲涼感受

塵埃落定后 提韁回首

萬千過往烙心頭

暗香幽幽 江山皆沒入一眸

朱墻宮深 人心難嗅

黑白縱橫 殺伐無由

權傾談笑變 妙計斂藏于袖

負手算盡天下事 當飲一樽酒

病骨一身 未雨綢繆

心中算謀 幾人看透

縱年壽難永 無愧一生所求

此去踏關山千重 將前塵揮袖

泣血書千軸 悲歌唱徹

戰骨碎盡志不休

且待赤焰歸 整軍再從頭

守我山河家國依舊

橫長槍換卻離愁

傾余生風骨同守

此血仍殷

此身豪情仍未收

情義千秋

在梅嶺雪間長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