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面而來的寒風穿過衰草枯葉,疾馳在寬敞的馬路上,放肆地嘲笑著。我急忙把手緊揣在褲兜里,加快前進的步伐,只想快點回到我那溫馨的書桌前挑燈日更。
說到“日更”這兩個字,我是在認識簡書后才接觸這個詞匯的。顧名思義,就是每天都要堅持寫作并把自己的作品發到簡書上,這憑的是個人的毅力,很多人做不到,或者說不想去做,而我就沒有堅持日更。
昨天點開簡書時看到了好多篇關于日更的文章,在讀他們的觀點時我的腦子里也在思考,到底日更好不好?我要不要日更?我總喜歡說事物都有兩面性,很難去評判一件事是對是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并能說出一套使人信服的道理,所以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辯證地去看待。
首先我想到的是我自己,在剖析他人的觀點時還是要先剖析自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地看待問題。曾經有段時間我想過日更,但做的并不是很好。
為什么說我做的不好呢?一是平時學習節奏比較快,我必須在保證學習的條件下去寫作。說到這一點我笑了,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況且我們大一時的課并不是很多,我不過在找借口罷了。所以第二點才是主要原因。那就是我的自制力比較差,思維有些懶散,但因為我強行自己去日更,所以每天我都要發一篇短小的詩歌或者文章,無論是否以前已經發過,無論內容寫的是有多粗糙,只要完成任務就好了。
于是我就抱著這種心態去寫作,結果可想而知。后來我仔細想了想,我為什么要來簡書寫作?不就是因為愛好寫作嗎?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從此開始了我在簡書的第二段征程,每兩天一更。
兩天一更的節奏我堅持到了現在,至少在我的眼里,這是最適合我的寫作節奏。以前日更的時候寫的詩詞或者詩歌大多是很早之前寫的,而現在發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我晚上花一個小時左右現寫的,主要寫了這兩天自己對某某事的感悟或者單純地記錄某件有意思的事。這也就逼著我自己去用心地觀察生活,把一件很簡單的事融入自己的思考轉化成文字,把一個很簡單的詞匯融入自己的想象拓展成一個故事。
而對于我來說,并不會花很多時間去仔細思考,仔細斟酌。通常是想到什么就試著去寫,寫完后認真讀一遍覺得把自己想表達的都表達完全了就發到簡書上和大家分享。就像小學生寫日記一樣,白天好好地學習,快樂地玩耍,晚上記錄自己一天的美好生活,只不過我是兩日一記,這種寫作狀態是我感覺最佳的狀態。
另外,一個月我有一半的時間是不發文章的,這些空閑時間我會構思幾篇短篇小說或者寫幾首詩詞,然后精心地去寫,再找個合適的時間發表。
熱愛寫作的人會把寫作當成一種享受,沉浸于文字的世界里,縱使一分一秒中也不舍得浪費。說實話,我有過這種感覺,當自己的感覺來了,不是非要創作一個新的故事,就算是反復讀著自己以前寫的文字也會得到精神上的快感。關鍵就在于怎么得到這種感覺,也就是怎樣激發靈感。
在我看來,靈感或許是一瞬間的念想,待我從腦海里捕捉到的一絲靈感,然后不自覺地寫成文,這樣自然生成的文章通常不會太差,至少自己會感到滿意。可在靈感能在一瞬間蹦出之前,可能存在兩種情況。一是你天生就適合寫作,對于文字的敏感程度很強,二是你通過不停地練筆,不停地讀書努力得到的結果。
就我看來,后者應該比較多吧。就算是天賦很高的作者,不多讀書,多寫作,估計很快就會被他人超越,成為了第二個仲永,最后淪為泯然眾人矣。更何況自己的天賦不高呢,所以要通過努力地寫作、日更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然后帶著自己要成為簽約作者,要出書的目標,一步步地走到最后,到達理想的彼岸。
當然,這不是我的想法,但我不能否認有這個想法的人。畢竟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有什么錯呢?說功利性寫作也好,說寫作不純粹也罷,我就是想賺錢,想出名,這就是我的夢想,又有什么錯呢?
真的沒錯,每個人的理想不同,有的人把寫作當成一種賺錢的渠道,有的人把寫作當作自己的愛好,出發點不同,只不過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偶遇了而已。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出發,誰又能去評判誰是對是錯呢?
我不會徹底地去肯定日更,也不會徹底地去否定日更,任何事物都有兩面,很難去絕對地評判。如果你堅持日更,是想利用寫作賺錢出名,那希望你能舍棄生活中一些相對不太重要的事,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放到寫作上來,至于你自己具體怎么規劃,我就管不到了。如果你只是把寫作當成一種興趣,你可以選擇日更,也可以放棄日更,我只是希望你能用心地觀察生活,什么時候靈感到了就落筆寫成文,不論是不是一天寫一篇文章。
日更是對自己的一種“逼迫”,逼自己釋放出自己的全部潛能,慢慢地,當你適應了這種“逼迫”,日更也就成為一種想戒卻戒不了的習慣,就像現在的我習慣了兩天一更的寫作狀態,習慣了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發表自己的感悟。
所以,找到適合自己或者說自己喜歡的寫作節奏很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都會作出自己認為最正確的選擇。也許你會因為別人的說教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那么請你仔細思考再做一次選擇,繼續前進,選擇日更?或者自此放棄日更,其中的輕重只有你自己可以衡量,旁人的眼神里只有對你的選擇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