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這是我們公司運營經理陳'r和我前任上司柯總監經常說的一句話,也可以稱之為口頭禪。
初次聽這句話沒多想,腦海里一閃而過,更多的是關注這句話后面的話了。
花癡同事小羅跟我講到陳'r,當時只見她神采飛揚,滿臉寫著崇拜,說到:他非常優秀,長得高大帥氣,工作能力又強,吳總很喜歡他。你看他說話,很有技巧,經常別人跟他講一件事情后,他都會說,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我說,對喲,好像柯總監也會說這一句。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喲。
是啊,是啊。小羅很認真地點頭表示認可。
之前聽過講溝通的課程,讀過寫溝通的文章,從中了解到溝通的環節:傳遞——接收——反饋。這也是我在帶拓展培訓時經常會提到的一個分享點。
拓展培訓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形:培訓師召集各隊隊長,發布任務,講解規則。培訓師一二三四講解完畢,然后通常會問到,任務明確嗎?規則清晰嗎?這時有的隊長會做肯定的回答,也有的隊長舉手提問了,老師,xxxxx是這樣的嗎?還有的隊長做思索狀,沒有回應。
接收信息后不同的反應,有時會帶來不同的結果。通常認真確認后的信息,執行起來才會沿著既定的方向發展,而有的拓展小隊則是稀里糊涂地按著隊長自己的理解操作,最后導致失敗或成績不理想,這種情況在拓展培訓中并不少見,從而也可折射出工作中、生活的場景。
任何行動開始之前,必須先清楚什么是正確的事情,只有明確什么是正確的事情之后,再正確地做事情,才有可能帶來正確的結果。溝通反饋就是明確正確事情的過程環節。
溝通過程反饋確認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各人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不盡一樣,且站的角度不一樣,故會在接受信息、理解信息上會存在偏差,只有經過與發送信息方確認后才能達成一致。
信息的反饋與確認同樣也需要技巧。
“我復述一遍,你看對不對?”
“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我說一下,你看有沒有問題?”
……
這些都是很好的話術。
但是很多時候是這樣的:
“嗯,哦”
“嗯,我明白了”
“嗯,好吧”
甚至連嗯一聲都沒有。
這就是缺乏溝通技巧的表現,也很容易因溝通問題造成工作任務的失敗或目標的無法達成。
溝通過程中及時與對方進行反饋確認,才有助于正確理解對方的本意,才能清晰任務,明確目標,才有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否則,南轅北轍。
溝通在前,確認清晰,行動隨后。
我可以這樣理解嗎?